凉膈散_凉膈散_凉膈散的效果作用_凉膈散的组成|

xuanhujiaoyu

凉膈散

凉膈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清热剂。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效。主治上中焦邪郁生热证。症见面赤唇焦,胸膈烦躁,口舌生疮,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临床上用于治疗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名称

凉膈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

清热剂-清热解毒

功用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

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歌诀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组成

川大黄、朴硝、甘草(炙),各二十两(各600g),山栀子仁、薄荷(去梗)、黄芩各十两(各300g),连翘二斤半(1250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煎服。

2、古代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年龄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功用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

上中焦邪郁生热证。面赤唇焦,胸膈烦躁,口舌生疮,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义

本证多由热毒火邪郁结于胸膈所致,治疗以泻火解毒,清上泄下为主。热邪灼伤津液,津液不能上承,故见唇焦,口舌生疮;火性炎上,故见面赤;热邪灼伤津液,无力行舟,故见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热毒火邪互结之症。

方中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清透上焦之热,故为君药。黄芩清透上焦之热,清透胸膈之热;栀子清利三焦之热,通利小便,引火下行;大黄、栀子泻下通便;故为臣药。薄荷清利头目、利咽;竹叶清上焦之热;故为佐药。

配伍特点

清上与泻下并行,泻下是为清解胸膈郁热而设。“以泻代清”。

运用

1、本方用于上中焦邪郁生热证,临床应用以面赤唇黑,胸膈烦燥,口舌生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加减化裁

若热结壅阻上焦,大便不燥者,去朴硝,加桔梗、石膏以清热凉膈。

使用注意

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 “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若火之散漫者,或在里,或在表,皆可清之散之而愈。如夹有形之物,结而不散者,非去其结,则病终不痊。故以大黄、芒硝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