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组成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各9g),灶心黄土半斤(30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2、古代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功用
主治
方义
本方证因脾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脾主统血,脾阳不足失去统摄之权,则血从上溢而为吐血、衄血;血从下走则为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皆为中焦虚寒,阴血不足之象。治宜温阳止血为主,兼以健脾养血。
方中灶心黄土(即伏龙肝),辛温而涩,温中止血,用以为君。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助君药以复脾土统血之权,共为臣药。然辛温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者,阴血每亦亏耗,故以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与苦寒之黄芩合用,又能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而生地、阿胶得术、附则滋而不腻,避免了呆滞碍脾之弊,均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合用,共呈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的配伍特点。
此方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良剂,故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
配伍特点
本方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以刚药温阳而寓健脾,一柔药补血而寓止血。故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消化道出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脾阳不足者。
3、此方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良剂,故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者,黄土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下:“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肛门远,故曰远血。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