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复大会_五十而复大会介绍|

xuanhujiaoyu

五十而复大会

指营卫之气一昼夜运行五十周,于夜半会合于手太阴肺经。

名称

五十而复大会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

概述

概念
指营卫之气一昼夜运行五十周,于夜半会合于手太阴肺经。
解读

气血营卫,皆源于人体的水谷精微。营气,是水谷精微的精专物质,注入于经脉之中化为血液,而在经脉中流行不已,以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者;卫气,是水谷精微的慓悍滑利物质,分布于经脉之外而司温养脏腑,固护肌表,抗御外邪者。营卫相随,循环无端,周而复始。营卫充盛,则经脉具有正常的功能活动,人体健康;反之则经脉功能失常,人体发病。

《灵枢·营卫生会》:“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五十”,指营卫一昼夜在人体运行的周次;“大会”指营气与卫气在一昼夜中最后一次会合。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二气,虽各走其道,有分有合,或相偕而行,或分道而行,但在每日平旦之时,营气则从手太阴经归于肺,而卫气此时亦由阴出阳,循足少阴肾经,上行入肺,而出于目。营卫二气,每天平旦都在肺部相会合。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五十而复大会”之意。

大会的部位在手太阴肺经,会合的时间是半夜子时。五十而复大会说明了人之营气和卫气的运行与昼夜的变化息息相关,这是人体适应昼夜变化而形成的一个生理规律。

应用领域

营卫的运行规律

营卫由饮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其“精专”部分从中焦进入肺脉,通过心及其所主血脉的化赤作用,在脉中化为血液,循行流注于经脉之中,沿着十四经脉的分布路线,始而手太阴肺经,终而足厥阴肝经。其循行路线是:

营气从中焦发出以后,循手太阴肺经注入手阳明大肠经,再注入足阳明胃经,再注入足太阴脾经,再注入手少阴心经,再注入手太阳小肠经,再注入足太阳膀胱经,再注入足少阴肾经,再注入手厥阴心包经,再注入手少阳三焦经,再注入足少阳胆经,再注入足厥阴肝经,再回至手太阴肺经,从而形成营气运行的十二经脉循环流注途径;另一条路线是,营气从颃颡部别出,则循督脉上巅,下脊,入骶,过阴器,上腹胸,入缺盆,下肺,从而形成营气运行的任督循环流注途径。以上两条循环流注途径又共同构成了营气循行的整个流注路线。营气运行于人身,一日一夜,共循环五十周。

卫气,则由水谷精微的“慓悍”部分直至上焦(胃上口),并咽上膈,布胸中而走腋,沿手太阴肺经之分,在经脉之外,随着营气运行的同一路线,同一方向,同一速度,在经脉外与营气并行不已。另外需要提出的是,在中医学术里,还有一种关于卫气循行的观点,即卫气在经脉外循行,当平旦阴气消尽时,卫气出行于六阳经,自目内眦上行至头,下入足太阳经之分,其中散行的部分,别出于目锐眦而下手太阳经,同时也入足少阳经和手少阳经;散行的另一部分,出行至耳前合于足阳明循行在颔部的经脉,而下入五趾间,并且从耳下下入手阳明经之分。行于六阳经的卫气,惟行于足阳明经的一支循阴跷脉上行入目。而再循手足太阳经脉之分,按上述规律,手足少阳、手足阳明,循环不息。计日行于阳经二十五周,到夜间至阴跷脉,注于足少阴经,而至肾脏之分,由肾注入心、至肺、至肝、至脾、再至肾,如此循环,亦二十五周,至平旦,又行至阴跷,上出于目。

值得研究的是,营卫的运行与经络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研究经络者,应该注重研究营卫,因为营卫二气,在中医学里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它的一定作用。如果真能掌握了营卫在体内的规律,则在医疗上对许多在人体未知的问题,可能会得到一点解决。比如人当进热饮食时,饮食刚入胃,而汗已先出于面部,这就是卫气从上焦向外敷布的证明。近年来已有人在临床上做过多人次的试验,在十二经络干线上,分别任取一个穴,用经络测定仪测量,发现在一定时间内,都有一条经络导电量最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轮转,导电量最强的经络,也顺序变换。换言之,即到了某个时辰,某经一定旺盛。这说明经络旺盛与低潮时的变化规律,是符合时辰与营气循行规律的,对此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

参考文献

1、李剑曾召.《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分册》: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2、李玲.《刮痧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3月

3、赵向华,赵晓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赵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4、程士德.《中医学问答题库·内经分册》: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