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逆_五逆介绍|

xuanhujiaoyu

五逆

五逆为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提示预后不良的症状的总称。

名称

五逆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概念
五逆为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提示预后不良的症状的总称。
解读
1、内证之五逆。《灵枢·玉版》:“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五逆也。”又:“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灵枢·五禁》:“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 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杯,血杯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2、《灵枢·玉版》:“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音义同“纳”)药而呕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证见五逆,显示病情危重。
应用领域
《内经》中出现五逆的篇章,无论言内科病症,还是外科痈疽,都是指病证的顺逆,顺者病情可以好转,逆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五逆是对病情逆证的总结,病机主要有邪盛正虚、脏气被克、气血耗竭、经脉气绝、针刺伤脏等。
痈疽病的逆证是:已经形成脓液的人,白眼青,黑眼小,是逆证之一;服药后呕吐的,是逆证之二;腹痛而口渴厉害的,是逆证之三;肩项、肩背活动不灵便的,是逆证之四;声音嘶哑,面无血色的,是逆证之五。
内科病的逆证为:腹胀满,身发热,脉大,是逆证之一;腹满而肠鸣,四肢逆冷,腹泻,脉大,是逆证之二;衄血不止,脉大,是逆证之三;咳嗽并且尿血,形体消瘦肌肉如脱,脉小而搏动有力,是逆证之四;咳嗽,形体羸弱,身发热,脉小而搏动快的,是逆证之五。像这样的情况,不超过15天就会死之。还有腹大而胀满,四肢末端逆冷,形肉已脱,泄泻严重的,是逆证之一:腹胀满,大便下血,脉大,有时歇止的,是逆证之二;咳嗽,小便溺血,肌肉已脱,脉搏无和缓之象,是逆证之三;呕血,胸部胀满走及背部,脉小而疾数,是逆证之四;咳嗽、呕吐、腹胀、泄泻时完谷不化,脉不至,是逆证之五。像上述5种情况,不过1天就会死亡。医生不能审察上述情况而妄行针刺,就称为逆治。
五逆是古代医家对病人死亡时间的预测在症状上的判断依据。

其他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吴颢昕.《灵枢经白话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黄玉燕、陈子杰、翟双庆,《黄帝内经》判断预后时间尺度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年6月,第30卷,第6期,214-216页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