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_止观介绍|

xuanhujiaoyu

止观

止观是佛教特定的修习方式,亦是重要的修身养生方法。“止”是令所观察对象“住于心内”,不令注意分散;“观”是在“止”的基础上,集中观察和思维既定的对象,从而得到深刻的认知。

名称

止观

英文名称

Mahayana method of cessation and contemplation

别名

定慧

应用学科

佛教禅学、中医养生学

出处

《摩诃止观》

概述

概念

止观是佛教特定的修习方式,亦是重要的修身养生方法。“止”是令所观察对象“住于心内”,不令注意分散;“观”是在“止”的基础上,集中观察和思维既定的对象,从而得到深刻的认知。

发现史

止观原系佛家修习禅定的主要方法,后秦僧肇(384~414)在《维摩诘经注》中称:“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隋代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觊(538-597)著《摩诃止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称《童蒙止观》《小止观》)等要籍,并指出关于止观修习,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和圆顿止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代养生家蒋维乔(号因是子)认为,“止”就是把心静止下来,勿使思想散乱骛驰;“观”是在心静的基础上闭目返视自心,而后明察心境。因此,他认为气功静坐者在学会了调和功夫后,应进一步修习“止观”法(《因是子静坐法》)。由于在修习止观法的过程中,能够渐收调摄心身,和谐全身气血之功,因而能起到积极防治有关心身疾病的作用,成为一种独特的养生祛病疗法。

分类

止观的修习,包括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等三种模式。这三种止观,都是大乘法门,俱依住于实相而修。所谓渐次止观,即由浅入深的修习止观,犹如登楼梯、石阶循序而进。所谓不定止观,是把顿渐、深浅各种法门前后更替、自由活用,如金刚宝石在日光照耀下,光芒闪烁不定。所谓圆顿止观,即以最高至深之心境为出发点,如神通开发者腾空而起。智者为上、中、下三种根机之人,说此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法门,引述了上述三种譬喻。

1、渐次止观:虽为习禅的初步,亦贯通圆极实相之理。但实相难以理解,通过渐次止观则易于循序修行。第一步是皈依三宝和持戒,依持戒之力,改邪归正,舍弃以火、血、刀为标志的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而趋达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第二步是修习禅定,灭止情欲,消除散乱,达到色界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道。第三步进而修无漏道,脱离三界之牢狱,到达涅槃解脱之道。第四步是修习慈悲门,超越自证阶段,到达大乘菩萨道。第五步是修实相观法,破空、假二边的偏执,而证入佛的涅槃常住的实相之道。以上所述,就是初浅后深、循序渐进的渐次止观相状。

2、不定止观:即不对修习阶位作固定的分别,所悟之法,或前渐后顿,或前顿后渐。或以浅显的法门用于深奥的理体,或以深奥的法门用于初浅的事物。或偏重于三界之内的事相,或偏重于出三界之外的理体。或由俗向真,以“世界悉檀”为“第一义悉檀”;或由真回俗,指“第一义悉檀”为“为人悉檀”或“对治悉檀”。或正用观时,停息观门改为止门,息观即成止;或正用止时改用观门,照止即成观。如此更互回换,故名不定止观。

3、圆顿止观:与渐次止观、不定止观不同,是圆融顿极、始终不二的。从初发心时,能观之心,即融入绝待的中道实相之境,故所触之境即达中道,无不契入于真实。以心止于法界,虽寂止而心常明照;以念观于法界,虽明照而心常寂止。从所观之境而言,无情世界中的眼观之色、鼻闻之香,无一不体现着中道法界。从有情世界来看,自己与一切众生,都与佛相等,都具有佛性,同依住于中道实相。从圆教的无作四谛看,由五阴、十二入等构成的十法界众生皆契合真如实相,故无苦可舍;无明尘劳等十界之惑,即是菩提,故无集可断;边见、邪见皆与中正之道相依存,故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故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皆统一于实相之中,在实相之外更无别的世界存在。契合于世界的本来真相一一法性,寂然无为,不起任何造作,故名为止;在寂然无为的世界真实中,而常以智慧的眼光洞察观照变迁无常的现象世界,故名为观。言时,虽有最初发心和其后证果的次第,其实起点与归宿一体不二,没有分别。如此法门,就称作圆顿止观。

基本内容

一、止观基础功

在修习止观法之前,先要将调整身形、呼吸和心念三方面的基本功操练娴熟。

1、调整身形亦称“调身”:一般均取坐姿,尤以结跏趺坐(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亦称“全跏坐”)为准。左手掌叠于右手掌上,并置于腹下;上身正直,稍动身体,至能久坐不疲、最为舒适安稳的姿态,头正颈直,勿使僵硬,口鼻对脐,然后开口,缓缓吐出浊气,并想象全身诸脉不通畅处尽随之吐出而畅通,即可闭口,鼻纳清气。如此3遍(久练娴熟者一遍即可),然后口目轻闭,舌抵上颚。要求全身形体自然放松,又稳若雕塑。

2、调整呼吸亦称“调息”:初习者呼吸大多急促而粗,两耳可闻(谓之风相、喘相、气相)。调息时须放松身形,稳定情绪,默想气息从周身毛孔出入,毫无滞涩阻碍感,渐可将呼吸调成绵绵若存,无声无息,细长悠深的状态。

3.调摄心念亦称“调心”:刚坐定时,即须排除杂念,可采取意守鼻端或脐中或想气下流或敛身收念等方法,使心念做到不沉不浮、不急不宽。《童蒙止观》指出:在静坐过程中,如果出现心中昏暗、头好低垂等现象,是为“沉相”,即可以意系鼻端,令心无分散之意治之;若心思飘动,念外异缘而身不安时,可安心向下,意守脐中,以治“浮相”;若摄心用念过急,出现胸臆急痛,则为“急相”,当宽心想象其气下流;若心志散漫,身形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时暗晦,则为“宽相”,即应敛身收念为治。因此,在入定过程中出现任何不协调、不舒适现象,应采用上述调心方法加以纠正。

在练功结束下坐之前,要遵循“由静入动”原则逐步进行,《童蒙止观》称之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即先松动意守,开口呼气,默想其气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动其身,小动其肩、臂、头、颈、足等,令全身柔软松动;再以手遍摩全身毛窍,搓摩双手令热,以掩其双眼,缓缓睁开双目,待身热稍歇,方可下坐起身,自由活动,否则,则可能导致气滞身中,而出现头痛、骨节强硬、烦躁不安等症状。

二、止观修习法

修习者掌握了上述基础功法要领之后,便可进一步修习止观之法。止观法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是在基础功法练习中出现一些心念异相时,如何令其中止的“炼意”之法。《童蒙止观》指出:“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也就是说,如果在静坐入定过程中出现种种杂念时,首先应随心念所起而制止之,若止法不能破除杂念,就应当采取推理分析的方法返观勘破,以排除杂念的干扰。

1、修止法修止法:有系缘守境止、制心止、体真止三法。当心中杂念一起,即专心注意于鼻端,脐中等处,便心念不再骛驰,此为“系缘守境止法”;如果心意方动,随其所起即便制止,称为“制心止法”;对各种杂念异相用心体会,则知其皆属虚妄,既非真实则妄念自止,谓之“体真止法”。

2、修观法修观法:有对治观、正观二法。所谓对治观即是针对性地勘破诸般杂念(如烦恼障碍)。如用“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数息观”对治多思等。正观又可分为空观、假观、中观三种:认为诸般杂念乃至于万般事物皆为空洞不实、变化不定者,提起意念,作此空观,便为“空观法”;认为所见任何事物皆是假象,勘破假相,无须追执,便为“假观法”;不偏执于任何观念,即使在空观时亦不偏执于“空”,在假观时也不偏执于“假”,便为“中观法”。以上各种观法,其目的在于驱除一切杂念妄想,以便心静入定。

止观法不仅可在静坐中修练,纯熟者于行、住、坐、卧中皆可修炼。

临床应用

一、止法治病

用止法治病,即只需集中意念于患处或身体某一重要部位即可,这与“守一疗法”相似。常用方法有:止心于丹田处(脐下3寸)。可治胸闷气喘、心烦胁痛、心中热痛、不欲饮食或上热下冷、肩背上肢拘急疼痛、咳嗽等。若止心于两脚之间,可治头痛、项强、目赤肿痛、口疮、鼻疱、耳鸣重听及腹痛等。

二、观法治病

包括观想元气治病法和观想十二种息治病法。

1、观想元气治病法:即观想“吹、呼、嘻、呵,嘘、咽”六字气诀于唇口之中,绵细微弱,以对治五脏及三焦之病(可参看“六字气诀疗法”)。

2、观想十二种息治病法:即观想向上之息,以治沉重之疾;向下之息,以治虚悬之病;饱满之息,以治枯瘠消瘦;枯焦之息,以治肿满;增长之息,以治羸损;灭坏之息,以治邪盛;暖息,以治寒证;冷息,以治热证;冲动之息,以治壅塞不通;持续之息,以治战动;和息,通治全身气血不和;补息,治全身虚衰。

注意事项

1、练本法者,平时须清静无为,节制嗜欲,饮食清淡,起居有常。

2、凡坐定结束之前,必须做放气、摇身、动四肢、摩皮肤等动作后方可下坐,否则会导致诸多不适。

其他

参考文献

[1] 严世芸,李其忠.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药学·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04:45.

[2] 王雷泉释译,星云大师总监修.摩诃止观[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09:37-43.

[3] 朱邦贤,夏翔,吕明方.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864-867.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