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阳-五行_气-阴阳-五行介绍|

xuanhujiaoyu

气-阴阳-五行

气、阴阳、五行在《内经》中有的是哲学概念,有的是医学概念,更多的则是医学哲学相混合的概念,这些概念范畴在建构中医学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气-阴阳-五行”还是《内经》最基本的思维模型,广泛用于说明人体的生成、人体生命的功能结构、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名称

气-阴阳-五行

概述

概念
气、阴阳、五行在《内经》中有的是哲学概念,有的是医学概念,更多的则是医学哲学相混合的概念,这些概念范畴在建构中医学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气-阴阳-五行”还是《内经》最基本的思维模型,广泛用于说明人体的生成、人体生命的功能结构、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解读

气、阴阳、五行是《内经》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内经》最基本的思维模型。受先秦以气、阴阳、五行说明宇宙本原、事物构成及变化规律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内经》也采用气、阴阳、五行的范畴和“气-阴阳-五行”模型说明人体生命的本质动力、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气、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

(一)气的内涵

1、气的来源

“气”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原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如云气、蒸气、烟气以及风等。气的概念在古籍文献中最早见于《国语·周语》。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伯阳父解释地震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里的“气”指天地之气,已演变为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抽象概念。春秋时代,老子、孔子都讲过“气”。《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里的“气”已是一个哲学概念,“冲气”就是阴气与阳气的调和、和合。战国时期,《孟子》、《管子》、《庄子》、《荀子》都讲“气”,而且大都是从哲学上讲的。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易传》,提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传》)气化生万物;“二气感应以相与……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传》)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感交合而生成。在汉代,“气”已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2、气的字义

(1)气为云气。《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象形。”气为风、云、雾等自然界的气体存在物。

(2)气为“气”。《说文解字》:“气,馈客之刍米也。从米,气声。”指精良的粟米,引申为物之精华,即“精气”。

(3)气为“㤅”。指人在平心静气、无思无虑状态下氤氲和合的真气境界。这是古代炼养家所造之“气”。

3、气的哲学意义

先秦哲学典籍和《内经》哲学中的“气”主要有以下意义:

(1)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和浊阴是气的两种形式,阴阳二气不仅产生天地,而且产生万物,包括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

(2)气是无形的客观存在:气无形但气聚则有形,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

(3)万物以气为中介,相互感应,相互融和:物体与物体之间、每一物体之内都充满了气,气不仅是联系天地万物的中介,也是联系物体之内各部分的中介。因为有了气,所以天地万物、每个事物的各部分之间才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

(二)阴阳的内涵

1、阴阳的来源

“阴阳”观念起源很早,大约在上古农耕时代。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晴、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殷、周时期,人们总结出“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最早记载阴阳观念的,是约成书于西周前期的《易经》。《易经》的基本符号是两“爻(yao)”即“—”和“--”,《易经》卦爻辞中有大量的表示阴阳对立的词语,如乾坤、泰否、剥复、损益、既济未济等卦名,还有吉凶、上下、大小、往来等卦爻辞词语。可见至迟在殷、周之际,阴阳观念已相当成熟。从《尚书》、《诗经》等古籍看,也反映了阴阳的观念。

具有哲学意义的阴阳概念出现在《国语》、《左传》。据《国语·周语》的记载,阴阳概念的出现至迟是在西周末年。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卿士虢文公以阴阳二气解释春雷震动的原因说:“阳痹愤盈,土气震发……阳气俱蒸,土膏其动……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国语·周语上》)周幽王二年,太史伯阳父也以气和阴阳解释地震。可见,西周末年的阴阳已抽象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二气”。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观念不仅相当成熟,而且运用十分普遍。其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都普遍使用“阴阳”概念。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第一个真正将“阴阳”提升为哲学范畴。战国时期更出现了专论阴阳的“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不仅融合了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而且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生长,解释王朝的更替、政治的兴衰。

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它将阴阳提升到哲学本体论层面,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它不仅把阴阳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而且把阴阳当成描述、解释宇宙生命一切现象的模型方法。阴阳被提升为表示两种对立统一事物或同一事物中对立统一两个方面的符号。

2、阴阳的含义

(1)阴阳指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与阳光照射到的地方:《说文解字》:“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段注:“山南曰阳。”从《尚书》、《诗经》中阴、阳的意义看,大部分取此义。这是阴、阳的原始含义。

(2)阴阳指相互对待的两个实体:如日月、天地、水火、血气、魂魄、男女等。

(3)阴阳指无形的二气:这种意义的“阴阳”已初步具有哲学意味,是抽象的,无形的。这是先秦多数学派的观点。阴阳往往与气连用。

(4)阴阳是事物对待统一的属性:老子第一次将万物看成“负阴而抱阳”,认为万物具有阴阳合抱的属性。《管子》、《庄子》进一步将阴阳与动静相联系,发挥阴阳的属性含义。而真正完成并普遍使用阴阳属性含义的是《易传》。《易传》阴阳虽也指日月、天地、乾坤等有形实体,但更多的是指刚柔、进退、往来、动静、阖辟、寒暑、伸屈、尊卑、吉凶、贵贱、险易、大小、得失、远近、健顺等相对属性。

3、阴阳的关系

阴与阳之间的关系主要有阴阳互根、阴阳互动、阴阳消息、阴阳交感、阴阳互制、阴阳争扰、阴阳转化、阴阳胜复等。

(三)五行的内涵

1、五行的来源

“五行”萌芽于殷商时代的“四方”观念,从中央看四方乃是殷人的方位观,殷商大墓和明堂中有大量的表示五方图案的构造。五行概念大约出现在周代。春秋时代出现五行相胜学说。战国时代出现五行相生学说、五行与阴阳配合学说,此时五行已成为一种宇宙模型被广泛运用。从现存文献看,最早记载五行概念的是《尚书》,其中《虞书·大禹谟》提到“水火金木土”五字,《夏书·甘誓》提到“五行”一词;《周书·洪范》两者皆有,且论及五行之性。先秦古籍《逸周书》也提到了“五行”,并有五行相胜的记载。《左传》、《国语》中记载了大量的有关五行的言论或事件。先秦诸子如《孙子》、《墨子》、《管子》等均有关于五行的记载。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第一次把阴阳说和五行说结合起来,用阴阳消长的道理来说明五行的运动变化,构成阴阳五行说,并提出“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说,用五行相胜的过程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到了汉代,阴阳五行学说被泛化和神学化。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将阴阳五行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模型,一跃变成社会政治的说理工具。其后阴阳五行作为神圣不可更改的世界观、方法论被一直沿用到清末。

2、五行的含义

对五行的含义,《尚书·洪范》、《春秋元命苞》、《白虎通义》、《说文解字》、《释名》、《广雅》、《五行大义》以及近现代学者都作了解释,可归纳为以下4种:(1)“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材料。(2)“五性”,即水润下、火炎上、木曲直、金从革、土稼穑五种基本功能属性。(3)“五伦”,即仁义礼智信(圣)五种道德伦常。(4)“五类”,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分类原则。

3、五行之间的关系

五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五行生克、五行乘侮、五行胜复、五行制化等。

应用领域

(一)“气-阴阳-五行”在《内经》中应用

1、人体生命的生成与活动

《内经》用气说明人体生命的本原和生成。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从本体论层面说明气是人的总体来源。《灵枢·天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说明生命来源于父母的阴阳精气结合。《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人既生之后,其发育、成长、生存需要水谷精微及大气的补养;是精气推动了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津液等生理功能活动。此外,《内经》还用气说明人体生命的功能结构,将功能结构看成是各种气的作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俞穴之气,各种形体之气,特定聚散分布之气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用阴阳说明人的生命活动,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化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是两对阴阳,出与入、升与降是相对的,相反而相成,是一种动态的有序的过程,从而保持了生命的正常、旺盛的活动。否则,“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此外,《内经》还用阴阳说明人的组织结构、人体整体和局部的生理功能及其物质属性。就功能与物质而言,则功能为阳,物质为阴;就精与气而言,则精为阴,气为阳;就营气与卫气而言,则营气为阴,卫气为阳。《内经》反复强调“生之本,本于阴阳”,并把机体的生理状态称为“阴平阳秘”、“阴阳匀平”,强调人的生命运动是一个阴阳制约、阴阳消长的过程,阴阳双方要达到动态的和谐。

用五行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行与五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从物质实体到功能实在的过程。《黄帝内经》采用五行—五脏的模式,将五行与五脏的功能属性作了规范和确定,以五行功能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从而打破了解剖学五脏的功能界线,上升为五大功能系统,即以五脏为中心,按五行分类将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对应联系,将自然界的时间、空间、气味、色彩等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天人相应、内外相通的功能网络。五脏的生理功能是依据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其间的相生相克是双向的,正因为有这种双向联系,才使人体生理活动得以协调进行。

2、人体病理变化

用气机失调说明人体病理变化,如气虚(精气不足)、“气滞”(气的运动淤滞不畅)、“气逆”(升多降少)、“气陷”(升少降多)、“气脱”(气的外出运动太过)、“气结”(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气闭”(气机闭塞)等。表现在脏腑,如肺失宣降,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肝气郁结,肾不纳气等。

用阴阳盛衰说明人体病理变化,如邪正之中,正气分阴阳,邪亦分阴阳;六淫中,寒、燥、湿为阴邪,风、暑、火(热)为阳邪;以阴阳偏盛(胜)、阴阳偏衰概括疾病机理。

用五行生克乘侮说明五脏病理变化。从相生关系而言,如“水不涵木”证、“心脾两虚”证;从相克关系而言,如“木旺乘土”证、“土虚水侮”证。此外,还以五行理论说明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等。

3、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用气、阴阳说明疾病的诊断治疗。如以气的虚实命名证候名称,有脾气虚弱、胃气上逆等证;以“阴阳”概括病变部位、性质,作为辨证的纲领。治疗疾病,就是补虚泻实,调整失调的阴阳,使之恢复到和谐状态;阴阳学说还可用于分析归纳药物的性味,而保护、调节阴阳又是养生健体、预防疾病的重要原则。

用五行说明疾病的诊断治疗。如根据五脏与时令关系,推断病情的轻重及疾病的预后。用于治疗,主要依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控制其传变;根据五行相生原理确定滋水涵木、益火补土等治法,根据五行相克原理确定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治法。

(二)对“气-阴阳-五行”模型的认识

1、“气-阴阳-五行”模型的特征

(1)“气-阴阳-五行”模型是超形态的功能模型

“气-阴阳-五行”不仅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范畴,而且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中医采用这一模型建构了自己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一种非实体的、虚性思维模型。如“气”字原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凝聚的、有形的状态,分散细小的气凝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一种是弥散的、无形的状态,细小分散的气由于不停地运动弥散而看不见摸不着。到西周时期“气”已从表示有形可感的实物转变为无形的抽象概念。有形的气习惯上称为“形”,无形的气习惯上称“气”。“气”具有超形态性,气非形体但却是形体之本。“阴阳”原本是指阳光照射不到与照射得到的地方,后指相互对待的两个实体。到西周时期“阴阳”指无形的二“气”,初步具有了哲学意味,是抽象的,无形的。“五行”早期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材料,后指与这五种质料有关的五种属性,已超越了实体形态。按照这一模型,中医藏象的五脏并不是人体解剖形态上的五个脏器,而是五种相关功能的组合,这样的五脏模型显然是超形态的。

(2)“气-阴阳-五行”模型是关系性模型

“气-阴阳-五行”表示的是关系实在,是关系性思维的产物。其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注重事物内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超过了注重事物的形体及内在构造。如气表示联系万事万物、联系每一物体内部各部分的中介。在气的作用下,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感应,相互融和,成为一个合一的大整体;每一个事物也成为一个内部互有关联的整体。“阴阳”也是一种关系,表示万事万物可以分为互对、互根、互动、互制、互为转化的两个方面。“五行”更是一种关系模型,五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生克、乘侮、胜复、制化等。

(3)“气-阴阳-五行”模型是相对性模型

阴阳是相对的,一是阴阳随着比较标准的改变而改变。阴阳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单一方面无法定阴阳,没有比较标准也不能定阴阳,比较的标准不同,做出的阴阳判断也不同。二是阴阳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阴阳并不是实体,也不是事物所固有的本质,阴阳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三是阴阳中复有阴阳,层层可分。五行同样要随标准、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每行都兼含有“五行”的现象。气的相对性则表现在其动态性上,气具有运动不息、变化不止、连续不断的特性,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气无形质而可以渗透、贯穿到一切有形质的事物之中,无处不入,无时不有;同时气又可以吸收其他事物的成分而组成各种各样的气,如阳气、阴气、天气、地气、风气、云气等。

(4)“气-阴阳-五行”模型是互换性模型

气与阴阳、五行三者之间具有互换性。从气的角度看,阴阳是二气,五行是五气;从阴阳角度看,气是阴阳的未分状态,五行是阴阳的分化状态。气-阴阳-五行是一个逐渐生成和分化的过程,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气生阴阳,阴阳生五行。《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气)生两仪(阴阳)为第一级划分,阴阳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为第二级划分,四象生八卦为第三级划分。《内经》根据人体的实际情况对阴阳作了有限的划分,其中“三阴三阳”是中医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行也是阴阳所化生。

2、“气-阴阳-五行”模型的不足

(1)“气-阴阳-五行”模型不是定量模型

现代科学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是定量化的,能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出发进行推理和演算,对有关问题和现象做出定量的回答和解释。“气-阴阳-五行”模型采用的虽然不是还原论的方法,而是定性方法,但毕竟并不能定量,不能作为数量的依据,而只能提供定性的参考性推论。

(2)“气-阴阳-五行”模型各层次之间关系不足

“气-阴阳-五行”模型只有三个基本系统。虽然“五行”子系统还可以分为五五二十五个子系统,但毕竟是有限的。难以反映人体生命复杂系统中成千上万的子系统。就阴阳五行关系而言,中医学也只提出互对、互根、互动、互制、互化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有限的几种,难以反映人体生命复杂系统中繁多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3)“气-阴阳-五行”模型带有主观臆测的色彩

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概念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概念,还包含有特定的人文科学内涵,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气-阴阳-五行”模型一方面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践,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制约,是古人采用实测、经验和主观、体悟的方法建构起来的。中医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医者,意也”,说明中医理论和实践带有主观色彩,它来源于客观又高于客观,它是对客观的整合与提高。当时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几千年后才探明的生物学“物质结构”,因而不可能从细胞、分子、基因层面建构中医学概念和模型。

其他

参考文献

1、宋一伦,杨学智主编.《基础理论与疾病》: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2、王洪图.《内经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