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气血是人体内气和血的合称,是人体脏腑、经络等器官组织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1、气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气的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古人通过对人体自身某些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时气的出入、活动时随汗而出的蒸蒸热气等的观察,产生了对气的朴素而直观的认识,加之在气功锻炼中体悟到的气在体内的流动,于是在朴素认识逐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推测、联想、抽象和纯化,逐渐形成了人体之气是人体中的能流动的细微物质的概念。
2、血
血,即血液,是行于脉中,循环流注于全身,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和血的生成有所不同。
1、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饮食物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通过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
2、血的生成
水谷之精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化生为血液。
气和血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气具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和中介作用,血具有濡养和化神的作用。
1、气的作用
(1)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指气的激发、兴奋和促进等作用,具体包括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激发和促进精、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激发和兴奋精神活动。
(2)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指阳气温煦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于温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温煦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温煦精、血、津液,维持其正常运行、输布与排泄。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指气卫护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不使其无故丢失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固摄血液,防止其逸出脉外,维持其正常循行;固摄汗液、尿液、胃液、肠液等,防止其丢失;固摄精液,防止妄泄。
(5)中介作用:气的中介作用,指气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整体联系的作用。气弥漫于全身,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彼此相互联系的中介。外在信息传递于内脏,内脏信息反映于体表,以及内脏之间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都以人体之气作为信息的载体来感应和传导。
(6)其他:气还具有营养作用,如水谷精气、营气。
2、血的作用
(1)濡养作用: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各个部分的生理功能无一不是在血液的濡养作用下得以正常发挥的。
(2)化神作用: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人体的精神活动有赖于血液的营养。
气与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指气对血有化生、推动、统摄等作用,具体表现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1)气能生血: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营气直接参与血液的生成,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脾胃、肾肝、心肺等脏腑的气化功能,促进饮食水谷转化为营气、津液并化赤为血,是血液生成的动力。因此,气充则化生血液功能强,血液充足;气虚则化生血液功能弱,易于导致血虚的病变。
(2)气能行血: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气行则血行,血液必须依赖于气的推动才能运行不息,流布至全身。血液运行主要依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以及肝气的疏泄。
(3)气能摄血:指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2、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指血为气的物质基础,血能化气,并作为气运行的载体,具体表现为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1)血能养气:指血对气具有濡养作用。血液循环流布周身,不断地为一身之气提供营养,维持其充足旺盛状态。
(2)血能载气:指血液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液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布于周身。
日常建议
气血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日常要注重调养气血,可从作息、饮食、运动、情绪等多方面入手。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损耗气血。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气血生成。避免挑食、节食。
适度进行运动,有助于增强气血。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其他
[1]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四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李经纬等.中医大辞典·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