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再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胃部支脉: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主治病证:呕吐、腹胀、胃脘痛、泄泻、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遗尿、尿闭、水肿、失眠、多梦等,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3、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通过横膈,联络小肠。“心系”向上的脉:从“心系”向上,挟着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腕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主治病证:心痛、心悸、怔忡、胸痛、失眠、健忘、癫痫等,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4、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内侧,出腘窝的内侧,向上行于股内后缘,通向脊柱(会长强),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肾脏部直行的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出肺部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主治病证: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泄泻和胸、肺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5、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天池),上行到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掌长肌键与挠侧腕屈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着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主治病证:心痛、心悸、胃痛、呕吐、胸痛、癫狂、昏迷,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6、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向上至内踝上8寸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目系”的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肝部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经相接。主治病证:崩漏、阴挺、月经不调、遗精、疝气、遗尿、小便不利,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其他
2.《中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3 高希言、饶洪主编.《实用汉英针灸辞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年
4.施邴培主编.《针灸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