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五脏是指人体内的五个重要脏器,包括心、肺、脾、肝、肾。这些脏器不仅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并能藏神,而且各有特定的职责和功能,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命活动。
五脏又称为五神脏,而每一脏器又各有称谓。
1、心:又称为阳脏、火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2、肺:又称为华盖、水之上源、相傅之官。
3、脾: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4、肝:又称为罢极之本、将军之官。
5、肾:又称为水脏、先天之本、封藏之本和作强之官。
五脏的生理特点为满而不实,具体因脏器不同而有所差异。
1、心:包括心主通明和心火宜降。
2、肺:包括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和肺喜润恶燥。
3、脾:包括脾气宜升和脾喜燥恶湿。
4、肝:包括肝主升发、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和肝为刚脏。
5、肾:包括肾主蛰藏、肾水宜升和肾恶燥。
五脏的生理功能为化生和贮藏精气,具体因脏器不同而有所差异。
1、心:包括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
2、肺:包括肺主气司呼吸、肺主通调水道和肺朝百脉。
3、脾:包括脾主运化和脾主统血。
4、肝:包括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
5、肾:包括肾主藏精、肾主水和肾主纳气。
中医将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此五者又分藏于五脏。其中,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
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悲);脾在志为思;肝在志为怒;肾在志为恐。
中医认为,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肾在体合骨,荣齿,其华在发。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前阴和后阴。
中医认为,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脾在液为涎;肝在液为泪;肾在液为唾。
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通应;肺与秋季相通应;脾与长夏相通应;肝与春气相通应;肾与冬气相通应。
中医认为,心与小肠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肺与大肠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肝与胆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肾与膀胱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日常建议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自然规律调整作息、采取均衡饮食、适度进行运动以及保持心态平和等,以帮助维持五脏的健康。
根据时节调整起居时间、穿衣原则,以维持五脏的阴阳平衡,帮助预防疾病。此外,还可通过中医方法调理五脏功能。
1、春季和秋季宜早睡早起、夏季宜晚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2、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3、如针灸、拔罐、按摩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五脏的功能恢复和提升。
合理搭配饮食,并可根据个人体质、临床症状和时节适当多吃某一类食物。
1、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等,有助于补养心血;绿色食物如菠菜、生菜等,有助于疏肝解郁;黄色食物如南瓜、玉米、香蕉等,有助于健脾益胃;白色食物如梨、百合、白萝卜等,有助于润肺止咳;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等,有助于补肾强身。
2、避免过度摄入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限酒。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五脏的功能。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则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检查确定证型,然后选用合适的药物,不要自行乱用药,以免失治误治,导致病情加重。
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悲伤和忧愁等,以免伤及五脏。
其他
[1]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43-6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