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素问遗篇·刺法论》:“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指出至真之道的关键,在于保养人身之精,神气内守,天息常存,回复本元,就叫做归宗。
张介宾在《类经》曰:“玄者,水色也,天一之义,至真之要,重在精也。”
故“天玄”指的是人身之精。即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生命活力的有形物质。
人体的肌肉、皮朕、毛发、五宫、五脏等,都是有形之体,它们都是由精所构成的。形体充盛,肌肉丰满,说明人身之精充盛;形体消瘦,肌肉萎弱,说明人身之精亏虚。
人体之精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如《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者,主藏精。”《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
中医学有关人体之精的概念,受到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影响。古代哲学中精或水为万物生成之本原的思想,对人体之精是生命本原并呈液态藏于脏腑中之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类比思维的方法学意义。然而,中医学的精理论源于古人对人类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并从人体吸收饮食精华物质来维持生命的观察过程中得以完善。人体之精是人类生命繁衍的根源,指代人体内部的精华物质,因而与古代哲学范畴的抽象精概念不同。
中医学的精有多种含义。精的本始含义,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此称为狭义之精,是中医学精概念产生的始基。从精华、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但从具体物质的生成与功能而言,精与血、津液、髓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并不包含血、津液及髓。
精与气相对而言,精属阴而有形,藏寓于脏腑之中;气属阳而无形,运行于全身上下内外。
(一)分类
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因此,精(一身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融合而成,分藏于各脏腑,则为脏腑之精;施泄以繁衍生命,则为生殖之精。
(二)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
1、生成
人体之精的来源,以先天之精为本,并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而且先后天之精相互促进,相互辅助,如此人体之精才能逐渐充盛。无论是先天之精或是后天之精的匮乏,均能产生精虚不足的病理变化。
2、贮藏
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
3、施泄
一般说来,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功能
精主闭藏而静谧于内,与气之运行不息相较,其性属阴。精除了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
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其实由肾精化生。可以说“精是生命的本原”。
2.濡养
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盈,肾精也充盛,因而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到精的充养,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3、化血
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另外精作为精微的生命物质,既可单独存在于脏腑组织中,也可不断地融合于血液中。
4、化气
精可以化生为气。先天之精可以化生先天之气(元气),水谷之精可以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气不断地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生命活动。因此,精是生命之本原,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5、化神
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总体表现,它的产生离不开精这一基本物质。
其他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李经纬等.《中医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3、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9年
4、鲁兆麟.《精气神》: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