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古录_法古录介绍|

xuanhujiaoyu

法古录

《法古录》,本草著作,3集。清代鲁永斌(宪德)辑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集先哲名言,汇为一编。鲁氏谓“非敢自附于作者之末,不过好古而纂述之”,故名“法古”。书前凡例七条,除阐明体例外,并有药性理论见解。卷首“用药总义”十四节,汇集《本草纲目》《本草备要》有关药性理论,如药有五味宜忌、药有补泻、药有七情等。正文载药547种,分草、木、果、谷等十五部。各药依据《本草纲目》,节取诸家议药论述,并注明出处。凡例中阐明对药物归经、主治、反畏的看法,较有新意。

名称

法古录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鲁氏“心专医学,时取古人之本草而博览之”,深感本草诸书“《汤液》之品类少者,既过于简;而《纲目》之讲义多者,又觉其繁,使观者无所折衷也”,“指示病情,训解药性而说焉不详,语焉不精”。由此,作者列举诸本草之弊端于后。如“治痰之药,有治燥痰者,有治湿痰者,诸书第以除痰药概之。头痛之药,有治内伤者,有治外感者,诸书惟以治头痛而已。殊觉混施,不无贻误。且如中风数十余种,伤寒有二十余条,痹非一条,疝非一症,而更有虚实寒热之不同、老少强弱之各异,若但以一药而概治之,则不无缺略而鲜效矣”。而且,每使“后学开卷茫然,莫知精义”。因此,作者立志“好古而纂述之”,每于览阅之际,“得其精义,即为采录。存众物之本性,集先哲之名言,汇为一编”。采掇诸家,条分缕析,主治应用,确切指陈,繁简合宜,明白晓畅,启迪后学,裨切实用。“名为法古,实即宜今”,故名《法古录》。

是书从天、地、人分集为三卷,共收辑陶弘景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甄权《药性本草》、雷敩《炮炙论》、徐之才《药对》、掌禹锡《嘉祐本草》、苏颂《图经本草》、张元素《珍珠囊》、王好古《汤液本草》、李杲《用药法象》、寇宗奭《本草衍义》、朱震亨《本草拾遗》、李时珍《本草纲目》、汪訒庵《本草备要》等三十七部专著。

作者简介

鲁永斌,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宪德。年近古稀,留心医学,时取古本草博览之。以前代本草或过简、或过繁,且欠精详,遂集先哲之名言,汇为《法古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天、地、人三集。天集,开宗明义,阐明编辑动机,次列三十七部本草专著目录、凡例、用药总义,殿后收197味草部药。地集载药有木部82味、果部33味、谷部30味、菜部21味。人集列药有水部13味、土部14味、金部18味、石部45味、人部11味、禽部11味、兽部24味、鳞部17味、介部15味、虫部21味。计辑药547味。

用药总义凡20条,论及性味补泻、升降浮沉、君臣佐使、七情十剂、炮制剂型等。采录诸家,互为补充,以彰其义。如释“轻剂”条,首举徐之才之论为纲,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次摘张从正之言为补充:“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解其表,《内经》所谓轻而扬之也。痈疽疥痤,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轻剂也。凡薰洗蒸灸,熨烙刺砭,导引按摩,皆汗法也。”再引李时珍之文而阐释之:“当作轻可去闭。有表闭、里闭、上闭、下闭。表闭者,风寒伤营,腠理闭密,阳气怫郁,不能外出,而为发热、恶寒、头痛、脊强诸病,宜轻扬之剂发其汗而表自解也。里闭者,火热郁抑,津液不行,皮肤干闭,而为肌热、烦热、头痛、目肿昏瞀、疮疡诸病,宜轻扬之剂以解其肌而火自散也。上闭有二:一则外寒内热,上焦气闭,发为咽喉闭痛之症,宜辛凉之剂以扬散之则闭自开;一则饮食寒冷,抑遏阳气在下,发为胸膈痞满闭塞之症,宜扬其清而抑其浊,则痞自泰也。下闭也有二:有阳气陷下,发为里急后重,数至厕而不行之症,但升其阳而大便自顺,所谓下者举之也;有燥热伤肺、金气膹郁,窍闭于上而膀胱闭于下,为小便不利之症,以升麻之类,探而吐之,上窍通而小便自利矣,所谓病在下取之上也。”反复印证,以申轻剂之义。

又如“燥剂”条。之才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完素认为除了“肿满脾湿”,宜“桑皮之属”外,“湿胜于上,以苦吐之,以淡渗之”,仍应归属燥剂。时珍进而指出:“湿有外感、有内伤。外感之湿,风雨露岚雾、地气水湿袭于皮肉筋骨经络之间。内伤之湿,生于水饮酒食及脾弱肾强,固不可一例言也。故风药可以胜湿;燥药可以除湿;淡药可以渗湿;泄小便可以引湿;利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祛湿;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湿而有寒,辛热之剂燥之,不独桑皮、赤小豆为燥剂也。湿去则燥,故谓之燥。”取舍简要,循览易明。

所集547味药物,作者均采用同样体例。诸家并列,相同者,补充完备;不同者,剖析舍取,一任读者潜心体验。如“人参”条:鲁氏首举言闻之论:“脉之浮而芤濡虚大迟缓无力,沉而迟涩弱细结代无力者,皆虚而不足,可用也。若弦长紧实滑数有力者,皆火郁内实,不可用也。”再引洁古之说:“喘嗽勿用者,痰实气壅之喘也。若肾虚气短喘促者,必用之。”更载仲景之旨:“肺寒而咳勿用者,寒束热邪壅郁在肺之咳也。若自汗恶寒而咳者,必用也。”又辑入东垣之训谓:“久病郁热在肺勿用者,乃火郁于内,宜发不宜补也。若肺虚火旺、气短自汗者必用也。”复记丹溪之文曰:“诸病不可骤用者,乃邪气方锐,宜散不宜补也。若里虚吐痢及久病胃弱、虚痛喜按者,必用也。”末入节斋之言:“阴虚火旺勿用者,乃血虚火亢,能食脉弦而数,凉之则伤胃,温之则伤肺,不受补者也。若自汗气短,肢寒脉虚者必用也。”一一罗布并陈,人参之宜忌自明。正如作者自谓:“如此详审,则人参之可用不可用,思过半也。”

又如“半夏”条,收集约有十家言。选元素言,则侧重于配伍及禁忌:“热痰佐以黄芩,风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干姜,痰痞佐以陈皮、白术。多用则泻脾胃;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为其燥津液也;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用汪机言,则析半夏与贝母之异:“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贝母代之。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肺经、阳明胃经之药,何可代也?夫咳嗽吐痰,虚劳吐血或痰中见血,诸郁咽痛喉痹,肺痈肺痿,痈疽,妇人乳难,此皆贝母为向导,半夏乃禁用之药。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煿,皆能生脾胃湿热,故涎化为痰,久则痰火上攻,令人昏愦、口噤偏废、僵仆、謇涩不语。生死旦夕,若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贝母代之,则翘首待毙矣!”取时珍、白飞霞言,则因其详于炮制。时珍曰:“今人惟洗去皮垢,汤浸七日,逐日换汤,曝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或研末以姜汁入汤,浸三日,澄去涎水,晒干,谓之半夏粉;或将粉用姜汁和作饼,谓之半夏饼;或研末,以姜汁、白矾汤和作饼,楮叶包置篮中,待生黄衣,日干用,谓之半夏曲。”白飞霞云:“痰分之病,半夏为主,造而为涩尤佳。治湿痰,以姜汁、白矾汤和之;治风痰,以姜汁、皂荚煮汁和之;治火痰,以姜汁、竹沥和之;治寒痰,以姜汁、矾汤入白芥子末和之,此造曲妙法。”博收约取,参较异同,推求正变,而半夏之应用、炮制、配伍、禁忌详且备也。

流传版本

现存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稿本,198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