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活人书_南阳活人书介绍|

xuanhujiaoyu

南阳活人书

《南阳活人书》,宋·朱肱撰,成书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共22卷。初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后又名《伤寒类证活人书》等。本书以问答形式设为100问,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法方药等多有精妙的发挥。朱氏认为,研究《伤寒论》首先应明确六经的实质,提出《伤寒论》之六经乃为“足三阴三阳经脉”,故常用此六经的循行部位和生理特点来解释伤寒六经病证的发生、传变及转归。在伤寒辨治方面,朱氏既强调辨证,注意分辨各证的阴、阳、表、里;同时也重视辨病,列举了伤寒、伤风、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中湿、湿温、痉病、温毒等各种外感病。另外,本书不仅对原《伤寒论》方药的应用进行了发挥,而且还选取了《千金》、《外台》、《圣惠方》、《金匮玉函经》中126首方剂,以补原书证治的不足。

名称

南阳活人书

异名

《伤寒类证活人书》、 《无求子伤寒百问》

成书年代

北宋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朱氏指出对于《伤寒论》“世人知读此书者亦鲜,纵欲读之,又不晓其义”,为使仲景之书“易晓而喜读”,故撰《南阳活人书》以阐发之。

作者简介

朱肱,字翼中,自号无求子,浙江吴兴人。北宋元祐三年(1088)进士,徽宗朝授奉议郎,医学博士等职,人称朱奉议。他精研《伤寒论》数十年,为当时著名的伤寒学家,因仲景居南阳,华佗称《伤寒论》为活人书,所以他把自己的主要著作,称为《南阳活人书》,即《类证活人书》(原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公元1118年重刻时更名)。全书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设为问答的形式,阐述伤寒证治的异同,使人明白易晓,对推广仲景学说的实际应用,贡献很大。宋孝宗时,李先知根据该书旨意,撮其机要,错综成文,一证一歌,著成《活人书括》,则更为普及、流传,其影响之大,正如《医剩》所云:“宜乎世之言伤寒者,至知有《活人书》,而不知有长沙之书也。”

内容简介

一、从经络辨病位
《伤寒论》三阴三阳证治各篇没有明确提出“六经”或“经络”的概念,每篇之首也只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并非辨太阳经病,辨阳明经病……。朱氏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即足之六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用此六条经络的循行及生理特点来解释伤寒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传变与转归机理。他指出:“足太阳膀胱之经,从目内眦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四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太阳之经为诸阳主气,或中寒邪,必发热而恶寒。缘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足阳明之经,从鼻起夹于鼻,络于目,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纳维于身。盖诸阳在表,阳明主肌肉,络于鼻,故病人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其脉尺寸俱长者,知阳明经受病也。”其余诸经也是如此地运用经络理论阐述病证机理的。由于朱氏以足六经论三阴三阳,后来人们也就习惯地称伤寒三阴三阳病为“六经病”“六经病机”“六经辨证”。这就是《伤寒论》的“经络说”。
朱氏不仅用“经络说”解释单个症状发生的机理,也以之解释由多个症状组成的证候的机理。例如,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腰背痛等,这些症状之所以联系在一起构成太阳表证,就是因为这些症状都发生在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的部位;当然,只要看到由这些症状构成的证候,也就知其病位在足太阳膀胱经。由此可见,朱氏“经络说”的实质,是力图阐明伤寒病证的定位问题。所以,他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朱氏在比较正确认识六经病机的基础上,根据《素问·热论》六经病证,结合《伤寒论》条文所载,提出辨识六经为病的证候指证:“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引饮恶寒,或口燥舌干,则知病在少阴经也。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并设问答六题,补充了六经的脉候。这些论述对后世立六经“提纲证”有很大的启发。
伤寒六经方证的本质问题,是论中最关键的问题。朱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畅发了自己的见解,打开了后世医家研究伤寒的思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论争,推动了仲景学说的发展。
二、脉证合参辨病性
朱氏在分经辨证以定病位的同时,又十分重视病证的定性问题。他强调表里虚实阴阳是伤寒辨证的大纲,尤其是阴阳两纲最为重要。因为对一个病证分清了阴阳,就明确了病机性质和治疗的大方向,方向对头虽不中不远矣;方向错了就根本错了。所以,他强调:“治伤寒须识阴阳二证”;“治伤寒须辨表里,表里不分,汗下差误”;“治伤寒先须识脉,若不识脉,则表里不分,虚实不辨。”在具体辨别病性时,他主张必须脉证合参,说:“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与脉不可偏废。”他明确指出各种脉证一般的阴阳表里性质,说:“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候多语,阴证无声;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夜争。阴阳消息,证状各异。然而物极则反,寒暑之变,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阴证似阳,阳证似阴,阴盛格阳,似是而非,若同而异。”“况伤寒尤要辨表里,脉浮为在表,脉沉为在里;阳动则有汗,阴动则发热;得汗而脉静者生,汗已而脉躁者死;阴病阳脉则不成,阳病阴脉则不永。”并将常见的主要脉象,按阴阳表里进行分类,所谓“七表阳也”,即“浮芤滑实弦紧洪属于表”;“八里阴也”,即“迟缓微涩沉伏濡弱属里。”他的此种分类竟成为后世论脉分纲领的先驱。
朱氏认识到,有些病证性质的判断主要决定于脉诊,所以十分重视切脉。他举例说:“病人心下紧满,按之石硬而痛者,结胸也。结胸证于法当下,虽三尺之童,皆知用大黄甘遂陷胸汤下之。然仲景云:结胸脉浮者,不可下,下之则死。以此推之,若只凭外证,便用陷胸汤则误矣。”此例见于《伤寒论》132条,其135条则云:“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可见凭脉象断病性定治法,是《伤寒论》的重要方面。朱氏根据“仲景犹诮当时之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不重视脉诊的时弊,强调“治伤寒先须识脉”,主张脉证合参,是符合仲景“平脉辨证”精神的。
三、正病名以辨病证
朱氏认为:“天下之事,名定而实辨,言顺则事成,又况伤寒之名,种种不同,若识其名,纵有差失;功有浅深,效有迟速耳。不得其名,妄加治疗,往往中暑乃作热病治之反用湿药;湿温乃作风温治之,复加发汗,名实混淆,是非纷乱,性命之寄,危于风烛。”他所论述正病名的问题,实际上强调了病证的鉴别诊断。因温病与伤寒的病因病性、传变转归迥然不同,而温病中又有风温、湿温、温疫、温疟、温毒等区别,确定了病名,也就认识到该病的病机性质与证候演变的一般规律,治法遣方的大方向就不会错了。所以他说:“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如暗得明,胸中晓然,而处病不差矣。”注意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通过辨病以达到辨证的目的,是很可贵的。书中详论了伤寒与伤风、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中湿、风湿、湿温、痉病、温毒,以及痰证、食积、脚气等病的鉴别诊断。而寒温有异则是后世温热学派加以探讨和发扬的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朱氏对寒温异趣,早具卓识。
四、论方药加减并补其不足
朱氏在其书中提出一百个问题详论有关伤寒脉证治法之后,又别开生面,以方类证,详述方药的加减之法。例如桂枝汤,他将《伤寒论》中所有应用此方治疗的条文证候均汇列于下,使人读后能对桂枝汤的适应证有完整的认识。其它诸方亦复如此。这是朱氏研究《伤寒论》的又一个创见。后来徐灵胎、柯韵伯治伤寒也深受其影响。
朱氏主张遣方用药,应方证相合,将药合病,灵活加减,不可执方疗病。他说:“所谓药证者,药方前有证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伤寒有证异而病同一经,药同而或治两证,类而分之,参而伍之。审知某证者,某经之病;某汤者,某经之药,然后用之万全矣。又况百问中一证下有数种药方主之者,须是将病对药,将药合病,乃可服之。”他以下利而心下痞为例,如十枣汤、大柴胡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皆可治之,但这些方药有寒热温凉之异,必须与证候的寒热虚实相符合,才能用之有效。但是,“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道,病与方相应,乃用正方,科有差别,即随证加减。”所以他强调方药要灵活加减,以药合病,如执方疗病,必定陷于“学方三年,无病可医,疗病三年,无方可治”的困境。他说:“不知执方疗病,或中或否,不知加减,移咎于方,古人用药,如斗运转,故攻病的而取速效,一服知,二服愈。”对于如何进行加减,他举例说:“假如理中丸证,肾气动者去白术;小柴胡汤证,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盖脾恶湿,肾恶燥,白术治湿,茯苓利水,故肾气动者去白术,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此推之,然后知不可执方疗病,须是随证加减。”从此例示范性加减法说明,朱氏主要是着眼病机增损方药,这是高人一筹之处。
朱氏认为,《伤寒论》不能包罗万有,治一切疾病。他指出:“仲景药方缺者甚多,至如阴毒伤寒、时行温疫、温毒、发斑之类、全无方书。”于是,他从《外台》《千金》《圣惠》等书中,选录有方剂一百余首,补而备之,大大丰富了伤寒方药的内容。尤其是他认识到妇人与小儿的体质特点,提出妇人伤寒与小儿伤寒遣方用药应注意之点,是仲景所未备。例如,他治小儿伤寒无汗、头疼发热恶寒,用麻黄黄芩汤;治小儿伤风有汗,头疼发热恶寒,,用升麻黄芩汤,就注意到小儿易虚易实的生理特点。

流传版本

现存宋刊本《重校证活人书》、元刊本《增注类证活人书》、《医方类聚》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万历四十四年徐镕刻本等。

校注整理

南宋王作肃在《南阳活人书》基础上,又博取前代数十家著作之要义,作为附注,参合于各条之下,名曰《增释南阳活人书》。明朝万历年间,王肯堂等对《增释南阳活人书》加以校勘,收入《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书首题名为《增注无求子类证活人书》,但未提王作肃增注。

书评序言

伤寒诸家方论不一,独伊尹仲景之书,犹六经也。其余诸子百家,时有一得,要之不可为法。又况邪说妄意,世业名家,规利虽浓,因果历然。特以伊尹汤液、仲景经络,常人难晓。士大夫又以艺成而下,耻而不读。往往仓卒之际,束手待尽,卒归之于命而已。世人知读此书者亦鲜,纵欲读之,又不晓其义。况又有好用凉药者,如附子硫黄,则笑而不喜用,虽隆冬使人饮冷、服三黄丸之类;有好用热药者,如大黄、芒硝.则畏而不敢使,虽盛暑劝人炙煅、服金液丹之类。非不知罪福,偏见曲说,所趣者然也。阳根于阴,阴本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是故春时气温,当将理以凉;夏月盛热,当食以寒。君子扶阴气以养阳之时也。世人以为阴气在内,反抑以热药,而成疟痢、脱血者多矣。秋时气凉,当将息以温;冬时严寒,当食以热。君子扶阳气以养阴之时也。世人以阳气在内,乃抑以凉药,而成吐痢、腹痛者多矣。伐本逆根,岂知天地之刚柔,阴阳之逆顺,求其不夭横也难矣。偶有病家,曾留意方书,稍别阴阳。知其热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阳病;知其冷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阴病。往往随手全活。若病家素不晓者,道听泛请,委而听之。近世士人,如高若讷、林亿、孙奇、庞安常,皆 于此,未必章句之徒不诮且骇也。仆因闲居,作为此书,虽未能尽窥伊尹之万一,庶使天下之大,人无夭伐,老不哭幼,士大夫易晓而喜读,渐浸积习,人人尊生,岂曰小补之哉。仲尼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学人不以为鄙,然后知余用意在此而不在彼。
大观元年正月日.前进士朱肱序.
仆乙未秋,以罪去国。明年,就领宫祠以归。过方城,见同年范内翰云活人书详矣,比百问十倍,然证与方分为数卷,仓卒难检耳。及至濉阳,又见王先生活人书,京师、京都、湖南、福建、两浙、凡五处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错误颇多。遂取缮本重为参详,改一百余处,命工于杭州太隐坊镂板,作中字印行,庶几缓急易以检阅。然方术之士,能以此本游诸聚落,悉为改证,使人读诵,广说流布,不为俗医妄投药耳,其为功德,获福无量。
政和八年季夏朔
朝奉郎提点洞霄宫朱肱重校证.
余顷在三茅,见无求子伤寒百问,披而读之,不知无求子何人也。爱其书,想其人,非居幽而志广、形愁而思远者,不能作也。惠民忧国,不见施设,游戏艺文,以阅岁月者之所作乎?逃世匿,抗心绝虑,灌园荒丘,卖药都市者之所作乎?颠倒五行,推移八卦,积功累行,以就丹灶者之所作乎?不然,则穷理博物,触类多能,东方朔者耶?浩歌散发,采掇方技,皇甫谧者耶?周流人间,卫生救物,封君达者耶?前非古人,后无作者,则所谓无求子者,余不得而知也。三茅三年,挟册抵掌,未尝停手,所借以全活者,不知其几人也。惜其论证多而说脉少,治男子详而妇人略,铢两讹舛,升掬不明,标目混淆,语言不通俗,往往闾阎有不能晓者。此余之所以夙夕歉然者也。今秋游武林,邂逅致政朱奉议。泛家入境,相遇于西湖之丛。因论方士,奉议公乃称贾谊云,古之人不在朝廷之上,必居医卜之中,故严君平隐于卜,韩伯休隐于医。然卜占吉凶,医有因果,不精于医,宁隐于卜。班固所谓有病不治得中医,盖慎之也。古人治伤寒有法,治杂病有方。葛稚川作肘后,孙真人作千金,陶隐居作集验,元晏先生作甲乙,率着方书。其论伤寒活法者,长沙太守一人而已。华佗指张长沙伤寒论为活人书,昔人又以金匮玉函名之,其重于世如此。然其言雅奥,非精于经络,不可晓会。顷因投闲,设为对问,补苴缀缉,因出以相示。然后知昔之所见百问,乃奉议公所作也。因乞其缮本,校其详略,而伤寒百问,十得五六。前日之所谓歉然者,悉完且备。书作于己巳,成于戊子,增为二十卷,厘为七册,计九万一千三百六十八字。得此书者,虽在崎岖僻陋之邦,道途仓卒之际,据病可以识证,因证可以得方,如执左契,易如反掌。遂使天下伤寒,无横夭之人,其为饶益不可思议。昔枢密使高若讷作伤寒纂类,翰林学士沈括作别次伤寒,直秘阁胡勉作伤寒类例,殿中丞孙兆作伤寒脉诀,蕲水道人庞安常作伤寒卒病论,虽互相发明,难于检阅,比之此书,天地辽落。张长沙,南阳人也,其言虽详,其法难知。奉议公祖述其说,神而明之,以遗惠天下后世。

影响评价

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评价本书:“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盖《伤寒论》,不过随举六经所现之症以施治,有一症而六经皆现者,并有一症而治法迥别者,则读者茫然无把握矣。此书以经络病因传变疑似,条分缕析,而后附以诸方治法,使人一览了然,岂非后学之津梁乎!”

章节目录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