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字良有,号慎修,福建长乐人。其子陈蔚追述家世时说:“家严少孤,家徒四壁,半事举子业,半事刀圭家”(《长沙方歌括·附识》)。19岁补诸生,兼从事医学,随祖父陈居廊习医,又曾师事泉州名医蔡茗庄。公元1792年中举,留寓京都。光禄寺卿伊云林患中风症,昏迷于床第,汤水难进,众医云不治,陈氏投以大剂,沉疴立起。”于是名噪一时。公元1801年后,在直隶(今河北一带)任职,一度代理正定知府,政绩显著。公余则著书诊病、救治疫疾。
陈氏学宗《内经》,尤推崇张仲景,说:“理不本于《内经》,法未熟乎仲景,纵有偶中,亦非不易矩获(《医学三字经》)。”故著《伤寒论浅注》、《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等阐发张机要旨。又宗张志聪、张锡驹之旨研究《伤寒论》,以分经审证为法运用《伤寒论》,并提出“寒热俱有直中”之说,实深得伤寒六经六气之旨。他反对“《伤寒论》错简”说,认为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纲领自成系统。
陈氏以浅显易晓之文笔,阐释古奥艰深之医理,以引导学者由浅入深,登堂入室。他的《医学三字经》,语言通俗,朗朗上口;《医学实在易》,穷流溯源,深入浅出;《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韵文著体,明白晓畅。对中医学术之普及作出很大贡献。他用功最深的《伤寒论浅注》、《金匾要略浅注》,曾稿凡三易,寝馈数十年弗倦,被《清史稿·艺术列传》赞为“多有发明,也称善本”。
陈氏尊经崇古,于金元医学与温病学说多有异议。尝批评李杲用药驳杂,医法未达纯正;李时珍《本草纲目》病于謭陋;并特撰《新方八阵砭》四卷,以论张景岳之非;指责薛立斋、张景岳为阳虚、阴虚观之朱紫最混者,贻误至今,乃使斯文扫地殆尽。陈氏对前人之评论虽有其正确意见,但也不无偏颇不妥之处,因此常遭后世非议。
陈修园生平著述甚丰。所著医书除上文所及,尚有《灵枢素问集注节要》、《金匮方歌括》、《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十药神书注解》等,计十六种,后世合刊为《南雅堂医书全集》、(一作《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题为《公余十六种》)。另有《陈修园医书》二十一种、五十种、七十种、七十二种等多种刊本,其中有陈氏或其后人之作,亦有他人医著之伪托,系书肆合刊之丛书。其失传与未见刊行者,还有《难经浅说》、《医学实在易》、《医诀》、《医药》等。他的著作不仅流传海内,连琉球(今属日本)也有仿印传本。
陈氏一门三代均继家业,长子陈蔚曾助注《长沙方歌括》,次子元犀韵注过《金匾方歌括》,其孙心典、心兰也参与辩论医理、修订医书。晚年授徒,有黄奕润、何鹤龄等弟子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