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_外科大成介绍|

xuanhujiaoyu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外科著作,4卷。清代祁坤(广生)撰于康熙四年(1665年)。卷1总论疮疡等病诊治要点和常用方;卷2~3为分治部,按头面、颈项、腰背、胸腹等身体部位分述多种外科病证之证治,间附验案;卷4列述不分部位(全身性)之大毒、小疵及小儿疮毒证治。此书辨证详明,治法丰富,是中医外科重要参考书。清代官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以此书为主要依据。

名称

外科大成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祁氏幼习儒,后改攻读医学,因有感于外科不如内科被人们重视,故钻研外科。他说:“大约内科一门,前贤之论述似详且尽,而外科诸书,或博而寡要,或隐而未备,鹤长凫短,豕腹龙头,心窃疑之,简练揣摩,少有弋获”。他曾收集前人有关外科之论述进行研究比较,总感到不能令人满意,“有言症而不言脉者,有图形象定名而不分穴次者,有辨大毒而忽小疴者,有小毒反详而大毒反略者,紊乱无次,未可枚举”。于是,他“僣为考订,汇成一书,重者删之,缺者补之,讹者正之,乱者绪之”(以上引文均《外科大成·自序》)。

作者简介

祁坤,字广生,号愧庵,别号生阳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出身于儒学世家,幼习举子业。父祁忠敏,明亡殉难;嫡兄祁班孙,因与魏耕交往连累获罪而被捕充军;家世因此中落,父、祖辈之藏书也大半散失。未几,祁坤受当地医家戴望之鼓励,弃举子业转而学医,拜师于戴望之门下。
祁坤广泛研读历代医籍,善于汲取前人经验,临证诊治,疗效甚著。顺治年间被征召为御医,侍值内庭。后又受到康熙帝之嘉许,累擢为太医院判官。
祁坤业医后,深感前人有关外科之著述难以令人满意,说“大约内科一门,前贤之论似详且尽,而外科诸书,或博而寡要,或隐而未备,鹤长凫短,豕腹龙头,心窃疑之”(《外科大成·自叙》)。因此,他更加致力于外科理论的钻研与临证实践,辑录前人有关痈疽肿疡等外科疾患之论述,对之“重者删之,缺者补之,讹者正之,乱者绪之”(同上),于1665年撰成《外科大成》四卷,详述各部位痈疽肿疡之病因、症候、诊治、方药、预后等。该书之特点为“辨证辨名从博,虽微疵悉备而不遗;用药用方从约,在单刀直入以取效”。
为总结自己的诊治经验,并传之后代,祁坤常召集子、侄辈在一起研讨医学,“发疑问难,校雠折衷”,隆冬盛暑也往往学到深夜才让子侄们就寝。如半夜忽有心得所悟,必立即点灯记之。其孙祁宏源因家学渊源也精于外科,并在《外科大成》序中载及上述家史。乾隆四年(1739),太医院判吴谦等受命编纂《医宗金鉴》,因知悉祁宏源出身于外科世家,特征其参与编撰该书之外科专题。祁宏源以《外科大成》为基础,撰成《外科心法要诀》十六卷。祁坤另撰有《内科症治粗评》(《外科大成》跋),惜佚。

内容简介

本书共四卷,前两卷论述痈疽之源、脉、别、预后、诊断;分别讨论脓、血、疮口、生肌、症变等。对痈、疽及外科疾患的治疗,介绍了针、砭、灸、烙、方药诸法。治则方剂则分为:肿疡、溃疡两类主治方;肿疡敷贴、洗涤、膏药、麻药、去腐、生肌六大类方及溃疡外治附余和家传西圣膏方。此外还记述了调理须知与杂忌须知。后两卷依人体各部位分述各种疮疡与外科疾患之证治;指出失荣、舌疳、乳岩、肾岩翻花为疡科之中四绝症。书末还列出“不分部位大毒”、“不分部位小疵”、“小儿部”三类,分别记载肺痈、肠痈、杨梅疮、漆疮、丹毒、瘾疹、诸痛、诸痒、虫兽咬伤等以及小儿常罹患的数十种病患之证治。书中谈到已溃脓肿用棉纸拈蘸玄珠膏度之,使脓会齐,三、二时取出拈,以利脓液排出。近代西医纱布条引流术与此法很相似。总之,本书内容丰富,论述简明而实用,基本上符合于作者在自序中所说的“是集也,辨证辨名从博,虽微疵悉备而不遗;用药用方从约,单刀直入以取效”。

流传版本

现存该书初刻本及多种清代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校注整理


书评序言

自叙
余赋质椎鲁,家世业儒,舞象时即肄力于八股之间。学未窥斑而严君见背,时先师戴望之以明经高等擅岐黄业,语余云,先正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治生即治世也,子盍图之。遂奋志攻苦,一切桐君之所秘,雷公之所传,琼函宝笈,靡不搜采。大约内科一门,前贤之论述似详且尽。而外科诸书,或博而寡要,或隐而未备,鹤长凫短,豕腹龙头。心窃疑之,简练揣摩,少有弋获。幸而入侍内庭,谬承委试,奏功甚多。然亦并无他术,惟能辨气禀有浓薄之殊,风土有寒温之异。今所不经见之异症,古所不必有之奇方。驱一己匠心,变通于前辈之遗意,日积月累,未能成帙。庚子春,先慈弃世。读礼之余,悉取诸书而折衷之。有言症而不言脉者,有图形象定名色而不分穴次者,有辨大毒而忽小疵者,有小毒反详而大毒反略者,紊乱无次,未可枚举。僭为考订,汇成一书,重者删之,缺者补之,讹者正之,乱者绪之。其法首列六脉,则邪正虚实若眉分;次列三因,则病源若犀照;再次则列阴阳善恶生死顺逆之诀,辨之则吉凶立判;再次则列肿疡溃疡二治,则先后治法内外诸方无不具矣。又按部位分经络定穴次辨名色,各列于后焉。其调理总不外乎前肿溃二治之中,其稍异者则列本症之下,以补缺略也。其中又有内外相似者,又列各门于本部之后,以便参考,少赘以区区之一得。是集也,辨症辨名从博,虽微疵悉备而不遗;用药用方从约,在单刀直入以取效。至于独悟之心法,不传之秘方,皆为一盘托出,不复珍惜。嗟乎!自古用药者如用兵,兵有以正胜、奇胜、多胜、寡胜、车胜、骑胜、舟胜、五花胜、八阵胜,在审其势之所必用,故一发而奏功。攻毒者如攻贼。贼必有穴,即左洞庭,右太行,铁壁千层,羊肠九叠,而察其穴之所必在,驰一旅可以受缚奏凯之续。岂曰小成,因名其集曰《外科大成》,以公天下。坤也不敏,大成讵敢易名哉?不过因累积之功而统言之耳。爰使天下之人,偶有滑和之患,开卷了然,可以尽谢医师矣。乌得云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耶?因缕述一腔之苦衷如下,不敢乞光于大人先生之鸿藻,弁端以张楚。
时康熙四年岁在乙巳仲秋之吉太医院御医燕越祁坤广生甫识
源家世山阴,习儒学,自家忠敏公殉前明难后业医。先王父广生公,幼敏悟,通儒书,诸子旁流,靡不详究其义。更以外科医世鲜精者,尤加考求,冥搜幽索,遂尽其奥 。膺世祖章皇帝召,以御医侍值内庭。先王父性谨慎自重,圣祖仁皇帝尤嘉信之,赐与优渥,累擢太医院判官。遇休沐,兀坐一室,先大人昭远公与诸伯叔侍,环列惟医家书,发疑问难,校雠折衷。隆寒盛暑,常丙夜,乃命就寝在直庐。或中夜有得,必索火记之。会丁曾王母忧家居,更简练揣摩,订为书,颜之曰《外科大成》。凡四卷,部类三十有二,锓而藏其板于家。是时先大人亦以御医侍值内庭,性实介慎,历事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两朝恩眷特殊,赠太医院判官。忆源方垂髫,先大人即以《大成》课源兄弟,而冢兄弘涛早世,季弟国兴成戊戌进士,乃心王事,又不果卒业。先大人尝训源曰,嗣我家学人,其惟汝乎。源不肖,惟恐不克仰承,用是黾勉,不敢自逸,于今五十余年。己未冬,今上谕太医院判官吴谦等纂《医宗金鉴》一书,以源世外科医,钦命纂修。源识谫学陋,何所与能,惟窃取先王父《大成》之意旨而敷扬之耳。而谬叨优录,感愧交并。嗟夫,医者意也。意之所之,死生系焉。矧外科之六脉三因,阴阳善恶,端杂绪棼,黍粟不辨,有失之尺丈而不知者。是编也,义晰辞明,字释句解,部分类别,领挈纲提。疮疡之微者无不载,方法之善者无不备,集曰《大成》,洵可谓集外科之大成也与。源年届七旬,两儿邦相邦柱俱驽钝,深惧先业失传,缘命坊人印行海内。非特业是科者,有所式循,庶几先王父之精神学问,亦不至湮没云尔。
时乾隆岁次癸亥秋七月既望孙男宏源敬识

影响评价

本书继承和发展了《外科正宗》的学术经验,是中国外科史上“正宗派”的代表著作之一。是清代较有影响的外科专著。清代官修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以此为蓝本。

章节目录

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脉
痈疽之源
痈疽之别
痈疽生死法
察形色顺逆法
内消内托法
虚实症治法
经络大略
十二经补泻药品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卷一论症治
次第
虚实
顺逆
标本
论治
药忌
辨症
论溃疡
论脓血
论疮口
生肌
验膜
症变
卷一主治方
肿疡主治方
肿疡主治方附余
肿疡敷贴类方
洗涤类方
膏药类方
麻药类方
去腐类方
生肌类方
溃疡外治附余
家传西圣膏方
卷一附余
调理须知
杂忌须知
试知百病死生法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头部
面部
颈项部
背部
腰部
胸部
腹部
腋部
肋部
下部后
下部前
肩部
臂部
手部
股部
膝部
胫部
足部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鼻部
唇部
口部
舌部
牙齿部
咽喉部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内痈总论
肺痈
小肠痈、大肠痈
胃痈、脾痈、肝痈
心痈、肾痈
大疔
多骨疽
流注
瘿瘤
结核
梅疮
杨梅倒发
瘭疽
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无名肿毒
丹毒
游风
瘾疹
诸疮痛痒
大麻疯疠疯
癞疯
疡疯
白驳疯
癜疯
诸疮
翻花疮
状如麻豆.搔之成疮
浸淫疮
天疮
火赤疮
寒疮
鱼脊疮、骨痿疮、红丝疮、天蛇疮
风疳
白(蛇风)
漆疮
血箭
血痣
颠扑胀满
金疮
杖伤
夹伤
破伤风
类破伤风
发痉
汤泼火伤
冻疮
哽喉
诸刺入肉
齿
犬之风
咬伤
卷四小儿部
赤游丹毒
胎毒疮疡
热毒疮疡
垂痈(附重舌重重齿)
胎风、胎赤、胎瘤
脐疮、脐突
阴肿
脱肛、肛门作痒
遗毒
葡萄疫
痘里疮疡
痘后痈、痘风疮、痘后便脓
炼取诸药法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