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各种痔疮、肛裂、肛瘘、便秘、结肠炎、直肠炎以及肛门直肠的疑难杂症,尤其擅长以微创手术治疗内痔、复杂性混合痔、肛裂、肛瘘等。
教育经历
1965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
工作经历
1965年毕业后在福州市中医院痔疮科工作。
学术思想
谢老在肛肠专科的医疗实践中,善于将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汲取中医痔科诸家之长及中内外同行和先进经验与现代医疗技术,形成了自已独特的中医治疗技术与学术见解。
1、注重整体观
谢老注重中医的整体观,强调治病求本,她崇尚《黄帝内经》的“有诸内,必形于外”的精典论,认为疗痔疾患者和局部病灶虽然是表现在肛门部位,但常常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故在临证中不拘泥于局部病灶的治疗,注重证求因,对症下药,顺此疗效彰著。
谢老认为中医学对肛肠疾病的治疗总治则不离开整体观与辨证施治,治疗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着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局部与全身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原则。肛肠病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内治与外治两大法,应用时须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与不同的致病因素,辨别阴阳寒热虚实,确定疾病的性质,然后制定内治和外治的法则。
内治是从整体观出发,遵循审证求因,辨证原则进行处方用药。内治法一般应用于初期内痔、内痔出血、外痔感染、肛窦炎、直肠脱垂、肛周脓肿、直肠炎及肛肠疾病兼有其它严重疾病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外治法是指运用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患者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根治疾病或缓解症状的方法。中医肛肠外治法包括结扎术、挂线术、注射术、插钉术、灌肠术、外敷法、薰洗法等,谢老遵从《医学源流》“外科之法、最重外治”的理论,强调外治法在中医痔科治疗上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外治法的应用须同内治一样,需要辩证施治,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局部病变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处方,正如清吴师机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
注重整体观,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如在治疗肛痈方面,十分注重内外兼治,并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肛痈初起阶段,用清热解毒之剂内服外敷,强调以内治为主,外治为辅;在肛痈的脓成熟期则强调脓已成,要托脓外出,使邪有出路,否则可导致邪毒内陷,损及脏腑而致邪盛正衰病情恶化,这时就要根据“急则治其标”原则,以手术疗法为主,考虑进行局部切开排脓,并保持创口引流通畅,同时配合内治法服用托脓排毒之剂而逐渐减轻全身症状。同时在治疗血栓性外痔的初期充血阶段,宜用活血化瘀、消肿行气止痛之剂内服外敷,而在血栓形成后则以手术疗法为主,进行血栓摘除术。
注重整体观,还体现在强调详细询问病史,重视全身体检,必要理化检查,肛门局部的详细检查、指检、镜检等,从中了解有否其它的全身性疾病,并判断其与肛肠疾病的关系。痔瘘虽是肛门局部病灶表现,但有时也是其它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上肛门疾患常因周身有某些疾病而发作,并因病情加重而出现症状,如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常并发肛周脓肿、瘘管;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可使内痔出血量增多;肝癌、白血病、红斑狼疮、糖尿病、慢性肾炎、白血球减少症等疾病,常并发肛门周围炎症;直肠癌、肛管癌常伴有内痔出血等。
2、强调辩证施治的重要性
谢老认为肛肠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其局部必有不同程度的体征及症状出现,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各不相同,程度也不一,因此,在临床上应重视中医辩证施治,审证求因,对不同的症状进行逐一的分析,辨别它们的性质、程度及与肛疾病的关系,再结合患者的全身表现,就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有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瘙痒、分泌物等,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的症状和轻重程度也不一致,临证时必须认真地进行辨证,全面分析,找出产生疾病的原因。如以便血为例:便血是内痔、肛裂、息肉、直肠癌等的共有症状。临床上可从出血数量、血液颜色、其它兼证及全身情况来进行辩证,凡血多色鲜而无疼痛者,多为内痔;便血不多,而兼有肛门疼痛者,多为肛裂、儿童便血,下伴疼痛者,多为息肉,且血色晦暗,挟有粘液脓血,伴有里急后重及排便异常者,应考虑为直肠癌或结肠癌。对便血的辨证,临床上又有虚实之分,实证症见便血鲜红,血出如射,并伴有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脉数等,此系风热肠燥所致。治宜清热祛风、凉血止血,方用槐花散或凉血地黄汤,虚证症见便血色淡,并伴有肛内肿物脱出,面色无华、心悸失眠,方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
获奖情况
2000年12月由于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杰出贡献而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曾先后被评为“福州市三八红旗手”和“福州市总工会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
福建省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顾问
主要论文
1.林尊友,方宗武,谢宝慈.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痔疮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5,(09):1896-1897.
2.方宗武,邢爱勤,杨鸿培,谢宝慈.中药熏洗预防痔疮发作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1,(08):1603.
3.谢宝慈,邢爱勤,李德伟,杨鸿培,郑鸣霄.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74例报告[J].海峡药学,2004,(03):95-96.
4.谢宝慈,杨鸿培.内痔结扎、注射疗法术后出血的防治(附3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4,(02):82.
5.叶玲,谢宝慈,孙良因.片仔癀痔疮软膏止痛消肿功能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1995,(03):49.
6.邢爱,谢宝慈.活血化瘀方在痔科临床的应用[J].四川中医,1994,(03):50-51.
传承图谱
谢宝慈→叶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