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懋

xuanhujiaoyu

董德懋

董德懋(1912—2002),男,满族,北京市房山人。主任医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1937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内科、儿科、妇科临床66年,中医学术期刊编辑工作63年,曾任华北国医学院副院长、总务长,《中医杂志》主编。为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姓名

董德懋

性别

民族

满族

籍贯

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12年9月

诊治范围

擅长中医内科、儿科和针灸。

教育经历

1937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中医系。

工作经历

1937年毕业后,跟随施今墨先生就诊,后任华北国医学院副院长。

1940年创办《中国医药月刊》杂志。

1941年起在北京前门打磨厂悬壶济世,与魏龙骧等冰城“北京四小名医”,京津一代有“金针董德懋”之赞誉。

1950年组织成立永定门联合诊所,任所长。

1951年创办《北京中医》,任主编。

1955年,《北京中医》改名为《中医杂志》,并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任主编。

学术思想

1、用古方,妙在师心化裁

脾胃病证为临床常见,对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内伤发热,人皆知用补中益气汤,即「甘温除大热」法。开始董老亦套用此方,主治此证每效。后又发现许多病人在治疗发热过程中,其它症状也随之痊愈,引起了自己的重视。嗣而对此留心观察,将之记录,汇集成册。如有同道王某,患内痔便血,自用补中益气汤无效,余诊之为中气下陷、睥不统血,药证相符,又何以东垣方失灵窃思痔血尚有大肠血热一层,自古用槐花散凉血清热,故参台二方用之竟效。并试用于其它痔血病人亦效,自此,习用补中益气汤参以他方,治中气下陷诸疾。可见用古方,关键在于师其心,用其法,灵活化裁,方可积累自己的经验。

2、学理论,贵乎溯源探流

从东垣补中益气汤的应用开始,董老反复阅读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从中得到不少启发。特别是《脾胃论》大量引证《素问》、《灵枢》经文,阐畅脾胃学说,发难解惑,倡升降理论,制补中升阳诸方。由此董老重点从脾胃生理、病理、病症、治法、方剂、药物各方面,对脾胃学说理论进行溯源探流,并将相类、相反的方面加以综合比较。如《内经》「人以胃气为本」和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内经》「阳道实,阴道虚」和《伤寒论》阳明「胃家实」、太阴脾不足;东垣升脾阳,天士养胃阴,东垣「调脾胃以治五脏」和景岳「治五脏以调脾胃」。

3、勤思索,总结经验教训

董老不仅习惯积累成功的经验,也注意从挫手的病例中总结失败教训。同时,董老还常从别人冶疗失败的病铡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曾有刘姓婴儿,六个月,患肺炎,用青、链、红、庆大霉素无效,除发热无汗、咳嗽痰呜、憋气抬肩外,反起呕吐、厌食,且腹泻日五至二十次,大便呈绿色粘液状。询问其母,患儿平时消化欠佳,每易腹泻、呕吐。自服西药红霉素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可见脾胃已伤,为脾气不升、胃气失降所致。故嘱停用西药,节制哺乳量,以护胃气,上喘下泻且发热,俗谓「漏底伤寒」,如治喘咀宣肺易伤脾胃,治泻须调中又碍肺实。董老思索,病情复杂,脾虚为本,肺实为标,当先治标,后治本。甩小青龙加黄芩汤(原方为石膏,因脾虚石膏不宜,易以黄芩)二剂,得汗后改投健牌和胃之参芩白朮散以培土生垒。

4、精选药,反复推敲斟酌

对药物的应用,董老也不断在临证中积累经验,反复推敲,比较同类药物之异,异类药物之同。如临床常用行气药物治脾胃气滞病症,其辛香温燥,具止痛、除满、解郁、化痰,祛湿、和胃、运脾作用,部分药物还有平喘、活血、疏肝、通下的功效。但因辛燥又易耗气灼津,故不宜久用。以后在临证中发现《济阴纲目》加味乌药汤不仅可治妇人气滞痛经,对脾胃气滞庸证亦效。方内乌药、香附、砂仁、术香四昧行气,药性平和,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香附行气而疏肝解郁,长于止痛;乌药行气除满,对胸腹痞满皆宜;木香行气而宽中止泻,对腹泻下痢较宜,砂仁行气而醒脾开胃,能芳香化湿。临床常酌选其中二、三味小量(3~5克)配用,每取良效。再如脾胃不和,胃气上逆,见呕吐、暖气、呃逆、吞酸等,余每以降逆和胃法,选旋复花、代赭石两药。起初董老套用仲景旋复代赭汤,时效时不效。后辨为脾胃虚者甩原方较合适,如有肠胃实热见便秘一口干,苔腻者,则去参、草、枣加瓜萎、风化硝、大黄、枳实,降逆通下合用。可见选药精当必须在正确辨证基础上,始能积累合理的经验。

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部省级课题10项。其中,“直肠前突所致便秘基础与临床研究”等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5项,“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对直肠内脱垂的分类诊断”等获南京市进步奖4项。

“直肠前突并发直肠内脱垂所致便秘的临床研究”,获得199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肛肠动力学检查技术研究”,获得1999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研究”,获得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应用研究”,获得2002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微波结合中药导入治疗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便秘的临床研究”,获得2003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术对结肠动力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时主持开展的在研课题有“慢性顽固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及“针刺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肠神经系统神经递质调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

另外还积极开展原油中药制剂的改良,如将珠黄散改良为复方珠黄霜并开展了促进肛门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该课题曾获200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奖情况

1985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4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8年获“国家级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称号。

1997年获“八五期间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8年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教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3年获“江苏省白求恩卫生工作者”称号。

荣誉称号

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针灸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中医学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理事

中华儿科学会常务理事

《中医杂志》名誉主编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出版著作

主要著作有《中医基础学讲义》、《中医药物学讲义》、《中医对痢疾的认识与治疗》、《董德懋医话》,绘制了《针灸铜人图》,翻译了日本柳谷素灵的《针灸经穴概要》。

主要论文

1.董德懋.痰嗽心悸症治验一例[J].北京中医,1992,(02):48-49.

2.董德懋.“治脾胃以安五脏”一例[J].北京中医,1992,(01):7.

3.徐治鸿,董德懋,许履和,等.复发性口腔炎证治[J].中医杂志,1989,(03):4-7.

4.董德懋,张鸿恩,孙方君,等.久热治验2例[J].中医杂志,1984,(08):22-23.

5.董德懋.脾胃学说浅谈[J].北京中医,1984,(02):6-7+9.

6.董德懋.从师和交友 厚积而薄发[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03):2-6+13.

7.董德懋,陆寿康,段荣书.脾胃学说初探[J].中医杂志,1980,(05):6-10.

8.赵树屏,董德懋.为办好中医学院进一言[J].中医杂志,1957,(02):57.

9.董德懋.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诊断和治疗 (二)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诊断[J].中医杂志,1954,(10):11.

10.王药雨,董德懋,謝海洲,等.正确地对待中国医学遗产[J].中医杂志,1953,(09):1-2.

传承图谱

施今墨→董德懋→徐凌云、董志华、陆寿康、段荣书、路京华、刘文昭。

标签:

上一篇: 丁季峰

下一篇: 董子沛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