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范围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教育经历
1988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年-2005年,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2005年11月,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曾任医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内科杂病。
学术思想
突破传统“消渴”理论的局限,创建了以开郁清热法为核心的糖尿病早中期辨治理论体系,解决了中药不能独立降糖的难题。提出了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的糖尿病早中期脾瘅理论,创新性建立了以开郁清热为核心治法的糖尿病早中期辨治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以阴虚燥热为核心病机的消渴理论局限,并通过系列基础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阐释了中药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
针对现代医学尚无法使代谢综合征“整体瓦解”的难题,仝小林教授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系统提出代综“膏浊”理论,创建“通腑泄浊”系列治法方药。系统提出代谢综合征膏浊理论,创建通腑泄浊法,并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为主线,开展了中药复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含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不同组分代谢综合征的多项临床研究,能够实现对肥、脂、压、糖等多代谢紊乱的整体治疗。
科研成果
科研上,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制定了《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并主持国家标准委员会行业专项《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科技部863、中央保健局、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课题20余项;进行“开郁清胃颗粒”、“糖敏灵胶囊”、“肠胃通胶囊”等多个新药的研发。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已授权9项。获奖项目具体为:
1、国家级二等奖2项: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郁清热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代谢综合征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2、省部级一等奖1项: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糖络并治肥胖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3、省部级二等奖2项: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SARS的中医诊疗与研究”。
4、省部级科普著作奖2项: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一等奖《糖乐在线》丛书,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二等奖《中医教您防治糖尿病》。
此外,还获省部级三等奖2项。北京市科委科技论文一等奖1项等。
获奖情况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国际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出版著作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
《中医教您防治糖尿病》
主要论文
1.仝小林.糖尿病中医认识及研究进展述评[J].北京中医药,2016,35(06):509-512.
2.仝小林,何莉莎,赵林华.论“态靶因果”中医临床辨治方略[J].中医杂志,2015,56(17):1441-1444.
3.仝小林,刘文科.君臣佐使理论的再理解及其在现代临床处方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08):1969-1970.
4.仝小林,郭敬,赵林华.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研究进展——“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研究进展[J].中国基础科学,2014,16(06):10-13.
5.仝小林,沈剑刚,王跃生,傅延龄,徐国良,连凤梅,饶毅,余日跃,刘安,宋军,刘文科,陈欣燕,徐立鹏,赵锡艳,周强,赵林华.慢病方药合理用量理论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4,9(01):1-2+7.
6.仝小林,周强,赵林华,田佳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1):144-146.
7.仝小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医研究的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0):1-3+83.
8.仝小林,刘文科,田佳星.论脏腑风湿[J].中医杂志,2013,54(07):547-550.
9.仝小林.黄连为主药系列经方在糖尿病辨治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13,54(03):209-211.
10.仝小林.论辨症、辨病、审因与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3,54(02):93-9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