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药的蓬勃发展,让喜爱中医,想要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的人也随之增多。这对于目前的中医药发展大有益处,因为目前中医药人才极度匮乏。
正因如此,师承教育作为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再度成为了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06年卫生部发布了第52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对中医师承进行了充分肯定,为师承人员通往执业行医的道路正式开启。很多刚接触中医并想通过师承来获得医师资格的,考前一定要跨过这些坑。
坑一:师承关系要明确
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过去的传统师承过程中都是以口头协议来认证师承关系,但是最新的中医专长医师考核的报名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关的师承合同。如果在接受师承教育之前没有确定师承关系,就无法正常报名。
未签订师承合同且实际已跟师学习的人员,拟参加本细则规定考核的,可补充签订师承合同,并按要求存档。由此造成跟师时间上的空档的,若能提供相关材料(由指导老师及其所在医疗机构提供的书面证明,以及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其他材料)证明实际存在继续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的,视为连续跟师学习,且该时间段可计入跟师时间。
坑二:非法盗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名义开展相关工作
根据原卫生部52号令的规定,出师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合格者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颁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因此,要小心那些以某某协会为名义颁发的《出师证》,这种行为是不被法律认可,也不具备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的资格。只有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具备颁发出师证书的资格,其他单位无权颁发。
坑三:备案、注册都要在目前的执业地进行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在报名之前要进行备案,在考核完成后要进行注册。在备案和执业时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户籍地”和“执业地”的区别,其实无论是注册还是备案都是推荐的执业地进行,其中登记备案是必须在自己目前的执业地进行的,而考核完成后的注册则是要看自己未来在哪里执业就在哪里注册。
坑四:报名后,不需学习,满三年即可参加出师考试
原卫生部第52号令指出,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形式、内容,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各省均对师承学习内容有规定。已经有地方出台政策,要求申请参加出师考试的师承人员,出具学习过程证明,以保证师承学习的有效性。
报名之后,不需学习,满三年即可参加出师考试,这种做法是极具风险的,最后极有可能导致不能参加出师考试。师承关系对中医的传承与兴衰至关重要,国家和各个省份均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政策来推动师承工作。因此,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报名后不需要学习,就能参加出师考试,中医学习应该是为了从名医那里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不仅仅是为了一纸证书。
坑五:以确有专长之名开展培训,声称可以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根据原卫生部52号令,申请确有专长考核的人员需要满足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并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申请考核时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年限的证明和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的证明。
所以,那些声称可以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机构,要么是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资格,要么是误导消费者。在选择参加相关培训机构时,要仔细核实其资质和背景,避免上当受骗。
总之,中医师承考试对于想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资格考试。在报名之前,一定要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自己的师承关系明确,避免掉进这些坑。同时,要珍惜中医传统医学的宝贵资源,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