鳆鱼的用法_鳆鱼的功效作用_鳆鱼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学习功效与炮制介绍

xuanhujiaoyu

鳆鱼

本词条由 线上中药查找

鳆鱼,中药名。为鲍科动物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Ino、耳鲍H.asininaLinnaeus、羊鲍H.ovinaGmelin的肉。具有滋阴清热,益精明目,调经润肠之功效。用于劳热骨蒸,咳嗽,青盲内障,月经不调,带下,肾虚小便频数,大便燥结。

中文名称

鳆鱼

性味归经

甘、咸,平。归肺、肝、肾经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阴清热,益精明目,调经润肠。
主治
用于劳热骨蒸,咳嗽,青盲内障,月经不调,带下,肾虚小便频数,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适量。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不可多服。
相关论述
《别录》:“鲍鱼味辛臭。勿令中咸。”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潮热盗汗:鲍鱼肉适量,煮菜,每日食之。(《山东药用动物》)

2、治高血压:鲍鱼肉煮汤吃。(《南海海洋药用生物》)

3、治产后乳汁不下:鲍鱼肉(切细)半斤,麻子仁(别研)一两末,香豉(别研)半合,葱白(切碎)三茎。上先取鲍鱼肉,以水三升,入麻仁、豉、葱白等,煮作羹。任意食之。(《普济方》鲍鱼羹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捕得后,剖取其肉,鲜用或加工制成鲍鱼干。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
形态特征
1、杂色鲍又名:九孔螺、九孔鲍、鲍鱼,贝壳呈卵圆形,壳质坚实,壳长80-93mm,宽58-68mm,壳顶钝,位于壳后端,螺旋部矮小,略高于体螺层的壳面,螺层约3层,缝合线浅,自第2螺层中上部开始至体螺层边缘末端。壳表有30多个排成一列整齐而逐渐增大的突起和小孔,前端突起小而不显著,不开孔的突起顶部呈下陷凹窝;有6-9个突起特大,开孔与内部相通,形成呼水孔,有呼吸及排泄作用,亦可从孔道伸出触手。体螺层被突起和小孔隔成的螺肋区,成一宽大的倾斜面,占壳的绝大部分;其表面还生有不甚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的生长线,随着贝壳的生长时期,发达的生长线逐渐形在明显的褶襞。壳表面为绿褐色,或掺有黄、红色形成的杂色斑。但常因附生其他生物,如苔藓虫、石灰虫等,以致往往呈灰褐色。成体壳顶磨损部,显露珍珠光泽,壳内面银白色,珍珠样彩色光泽强。壳口卵圆形,与体螺层大小几相等。体柔软,头部背面两侧各有一细长的触角和有柄的眼各1对,在腹面有一向前伸展的吻,口纵裂于其前端,内有颚片和舌齿,足极发达,口与壳口相等,分为上足和下足两部,下足呈盘状,整个足部背面中央的肌肉隆起呈圆柱状,构成大型的右侧壳肌,背面与贝壳相连。于右侧壳肌下缘,可见一般消化腺为深褐绿色;生殖季节的生殖腺,雌性呈灰绿色,雄性呈乳黄色。无厣。2、皱纹盘鲍又名:虾夷盘鲍、盘大鲍,贝壳呈椭圆形,壳长120-125mm,宽82-85mm,扁平的壳顶位于壳的偏后方,稍高于壳面,螺层约3层,各层间缝合线浅,自第2螺层中部始,具1列由小渐大,沿右至左的螺旋排列的突起,20-30个,至体螺层的边缘,近壳口3-5个突起,开孔与外面相通,形成呼水孔,沿着呼水孔列左下侧面有一条明显的螺沟。壳面深绿褐色,有许多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较大的贝壳上常有苔藓虫和龙介等形成突起的附着物,壳内面银白色,带珍珠样光泽。3、耳鲍,贝壳较小而扁,呈耳状,壳长65-70mm,壳宽小于壳长的1/2,壳高约相当于壳宽的1/3。壳薄,略扭曲,从第2螺层主体螺层边比有呼水孔列,有30个左右的突起,末端最大的4-7个开孔,以6个开孔较多见,从第2螺层至贝壳边缘有4-5条明显的螺肋。壳面生长线明显,壳表颇为光滑美丽,常呈翠绿色或黄褐色,并布有紫褐色和土黄色三角形斑纹,有的还杂有多种色彩组成的不规则云状斑,壳内面银白色,有淡绿色闪光及珍珠光泽。4、羊鲍又名:台湾石决明。贝壳短宽,较薄,呈扁平卵圆形,壳长80-88mm,最大也可达100mm以上,壳宽约为长的5/7,高级为长的1/4-1/5,壳顶位于近中部,螺旋部与体螺部约各占一半,螺层约4层,从第2螺层至体螺层边缘,有20余个突起,近壳口的4-5个开口,呈管状的呼水孔,其余全盲闭。壳面螺肋宽大使壳面粗糙不平,有时具苔藓虫等形成的疣状突,壳表灰绿色或褐色,散有橙黄色和白色花斑。壳内面银白色,带有青绿的珍珠光泽。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