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鸡
红毛鸡,中药名。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Stephens)的肉。分布于我国自浙江南部至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滋阴补血,调经通乳,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妇女产后体虚头痛,手脚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毒性
药材分类
声明
功效作用
滋阴补血,调经通乳,祛风除湿。
妇女产后体虚头痛,手脚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内服:煮食,15-30g;或浸酒,每次25-50ml。外用:适量,浸酒涂敷。
阳盛及外感热病禁服。
1、《广西中药志》:“阳盛及血燥者忌用。”
2、《广西药用动物》:“患斑疹癫狂、外感发热等症的人忌服。”
《广西药用动物》:“滋补,养阴血,调经,通乳,祛风湿。治妇女产后体虚头风痛,手脚麻痹。外用治跌打,风湿症等。”
临床应用
1、治产后血瘀,体虚乳少:毛鸡酒每服一蛊,日服2次。(《广西药用动物》)
2、治跌打、风湿:毛鸡酒适量,擦患处。每日2-3次。(《广西药用动物》)
加工炮制
一般在夏、秋季捕捉,捕杀后,剖腹去内脏,正中切开头和下嘴,沿颈部、胸部一直剖到泄殖腔处,抹去血迹,用两根竹杆将腹部撑开,腹腔向下,在小火上慢慢烘干,除去竹杆,将脚与尾缚在一起,免其断落。
1、生泡法
将毛鸡杀死,去血,剖腹去内脏,拔去羽毛(翅和尾留几条羽毛,作为鉴别标记),洗净,晾干,腹腔内的一面用炭火烘烤,烤到有香味,肉由红色变为栗色为止(经过烤烘,能增加酒的芳香味)。然后用50度以上的纯净白酒密封浸泡(用三花酒更好)。每50公斤酒放5-7只成年毛鸡。若能配入党参、川芎、白芷、龙骨、苁蓉、圆肉、黄精、大枣各400g同浸泡,不仅能增加香味,而且可提高药效。浸泡3个月后,酒现赭红色,味香醇,可饮用。
2、干泡法
将干毛鸡浸在温水中,洗净污垢,拔去羽毛(留一部分头羽、翼羽和尾羽,作鉴别用),晾干水,每50公斤酒配1-1.5公斤干毛鸡,配放以上中药,浸泡3个月。
药材鉴别
活体见原动物形态。干毛鸡体扁平,羽毛俱全,无内脏。活体以大只、生猛为佳。干体以干爽、大只、全形连毛、无发霉和虫蛀的为佳。
动物学信息
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
褐翅鸦鹃,又名绿结鸡、毛鸡、红鹁。体长约50cm左右,体形似鸡。头、颈、上背及胸部均呈金属紫蓝色;肩、翼和肩间部概栗红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的先端略沾褐色;全身余部纯黑,尾羽有金属绿色反光。虹膜赤红色;嘴黑色,上嘴尖端向下弯曲,口裂及于眼下;脚、趾、爪均黑色,后爪特形延长而直。
分布于我国自浙江南部至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褐翅鸦鹃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