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血胆的用法_化血胆的功效作用_化血胆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学习功效与炮制介绍

xuanhujiaoyu

化血胆

本词条由 线上中药查找

化血胆,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黑蒴Melasmaarvense(Benth.)Hand.Mazz.的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跌打损伤,痛经。

中文名称

化血胆

拉丁文名

Melasmaarvense(Benth.)Hand.Mazz.

别名

红根草

道地产区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凉,归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活血散瘀。

主治

用于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跌打损伤,痛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泻下、抗肿瘤作用。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祛湿,平肝,散瘀活血。主治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跌打损伤瘀肿,痛经。”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跌打损伤:化血胆、泽兰、酢浆草(各适量),捣成泥状,加酒适量包患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玄参科植物黑蒴。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50cm。干后变成黑色。茎直立,单一或有少数分枝,被柔毛,基部木质化。叶对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纸质;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3cm,先端钝圆至渐尖,基部楔形,叶中部边缘有2-6对三角状疏锯齿,两面均密被短毛,有时老叶上被刺毛。总状花序,花密生花序顶端;小苞片条状长圆形,狭窄,被毛;花萼长5mm,膜质,被髯毛,萼齿三角形,先端渐尖,与萼筒等长;花冠黄色,长6-8mm,花冠筒宽钟状,包在萼内,花冠裂片前方1枚稍大,其余近相等,近圆形,开展;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以下,后方的一对花丝被多细胞长腺毛;花柱长,柱头舌形,被短绒腺毛。蒴果圆球形,平滑无毛,包于宿存萼内,室背2裂。种子圆柱形,长不及1mm,被包于杯状网膜中。花、果期8-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道地产区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00-2100m的山坡草地或疏林中。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