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的用法_鳕鱼的功效作用_鳕鱼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学习功效与炮制介绍

xuanhujiaoyu

鳕鱼

本词条由 线上中药查找

鳕鱼,中药名。为鳕科动物鳕鱼Gadusmacrocephalus(Tilesius)的肉。分布于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具有活血止痛,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中文名称

鳕鱼

别名

鳘、大头鱼、大头腥、大口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肝、肠经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通便。
主治
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
注意事项

鳕鱼与腊肉同食会在肠胃中合成致癌物亚硝酸。

痛风、尿酸过高患者忌食。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药理作用

1、抗炎、抗癌、增强免疫功效。

2、防治心血管病。

3、抑菌、降血糖。

相关论述
《中国动物药》:“活血,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外伤出血、瘀血:鳕鱼焙干研粉,用水调糊,涂于患处。(《海味营养与药用指南》)

2、治便秘:鳕鱼煮食。(《海味营养与药用指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焙干。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鳕科动物鳕鱼。
形态特征
体稍侧扁,尾部向后逐渐狭小。体长一般为20-30cm,大者可达50-70cm。头大,吻长,钝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上颌突出,上颌骨后延达瞳孔前缘下方;下颌略短,下颌前端下方有一触须。两颌与犁骨均具牙群,牙圆锥形,外行牙较大。鳃孔宽大,鳃盖膜与颊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3+18。体被小圆鳞,侧线前部高位,渐向下弯,成侧中位。侧线鳞150。背鳍3个,鳍条分别为13-15、16-20、15-21,第2背鳍基较其他两背鳍基为长。臀鳍2个鳍条分别为17-22、16-20。分别与第2、3背鳍相对。胸鳍短。腹鳍喉位。尾鳍后缘略凹。体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规则棕色和黄色斑纹,各鳍灰色,腹面灰白色。
分布区域
我国分布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