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苞筋骨草
白苞筋骨草,中药材名。为唇形科白苞筋骨草AjugalupulinaMaxim.以全草入药。具有解热消炎,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痨伤咳嗽,吐血气痈,跌损瘀凝,面神经麻痹,梅毒炭疽。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道地产区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解热消炎,活血消肿。
痨伤咳嗽,吐血气痈,跌损瘀凝,面神经麻痹,梅毒炭疽。
2-4钱。
脾胃虚寒者慎用。
1、《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凉血降压。治外感风热,高血压,咽喉炎,支气管炎,尿路结石,疮痈肿毒。
2、《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解毒。治流行性感冒,中毒性肝脏损害及肝胃并病。
3、《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热抗菌,活血消肿。治跌损瘀凝,面瘫嘴歪,劳伤咳嗽,吐血,气痛消毒,炭疽。
加工炮制
6~7月采,洗净,除去须根,晾干。
植物学信息
唇形科白苞筋骨草。
多年生草本,高4~2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基部分枝,具短柔毛。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倒披针形,长2.5~8厘米,宽0.9~3厘米,先端圆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具不整齐的钝齿,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穗状花序长3~11.5厘米;苞片卵形至椭圆形,长约3.9厘米,宽约2.7厘米,先端渐尖;花萼近钟形,5齿裂,裂片近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具柔毛;花冠白色,二居形,上唇小,2裂,下唇大,3裂,中裂片约等于侧裂片2倍,花冠筒基部膝曲,长约1.2厘米,宽约2.3毫米,被柔毛;雄蕊4,2强,上面2枚与花冠的侧裂片等长,下面2枚超过它,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伸出花冠外,花丝长5~8毫米,基部扁平,花药丁字着生;雌蕊1,花柱长约1.8厘米,柱头2裂。小坚果,黑色,倒卵状椭圆形,具网状皱纹和微毛。种子卵形,黑褐色。花期7~8月。
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生于田边地埂、河谷,及荒野阴湿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