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菰的用法_蛇菰的功效作用_蛇菰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学习功效与炮制介绍

xuanhujiaoyu

蛇菰

本词条由 线上中药查找

蛇菰,中药名。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蛇菰BalanophorajaponicaMakino的全草。植物蛇菰,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肿痛,指疔。

中文名称

蛇菰

别名

角菌、铺地开花《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

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肿痛,指疔。

用法用量

内服:9-18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禁服。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梅毒,蛇菰、冰片(少许)研末,搽患处。(《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呈类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多分枝,密集成珊瑚状,大小不等,直径可达10cm;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全体具星点状和瘤状浅色小突起,顶端有鞘状凹窝,凹窝中常残留茎基,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角质样,灰棕色至棕黑色。花序长5-25cm,有多数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的鳞片,近互生,有的花茎中部具一筒状鞘,肉穗花序顶生,有的可见椭圆形的雌花序或条形的雄花序。无臭,味微涩,带粘性。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蛇菰。

形态特征

草本,高5-16厘米;根茎块茎状,直径3-9厘米,自基部分枝,分枝呈颇整齐的球形,表面有红褐色或铁锈色颗粒状小疣瘤和明显白色或带黄白色星芒状皮孔,顶端裂鞘4-5裂,裂片短三角形;花茎粗壮,最长约7厘米,有时短,仅0.5厘米,橙红色;鳞苞片8-14枚,疏松的覆瓦状排列,散生或交互对生,卵圆形、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约3厘米,宽2厘米,橙红色,内凹,顶端圆或钝;雄花序未见;雌花序椭圆状卵圆形至圆柱状卵圆形,偶卵圆形,长1.5-5厘米,直径1.2-3.5厘米,深红色,很少黄红色;子房椭圆形,有柄,花柱丝状,比子房长2-3倍;附属体有粗短的柄,倒卵形,顶端稍凹陷,常比雌花长,红色。花期10-12月。

分布区域

产广东、海南岛。

生长环境

生长于荫蔽密林中。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