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
韭菜,中药名。为百合科葱属植物韭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的叶。具有补肾,温中,散瘀,解毒的功效。主治肾虚阳痿,里寒腹痛,噎膈反胃,胸痹疼痛,气喘,衄血,吐血,尿血,痢疾,痔疮,乳痈,痈疮肿毒,疥疮,漆疮,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补肾,温中,散瘀,解毒。
肾虚阳痿,里寒腹痛,噎膈反胃,胸痹疼痛,气喘,衄血,吐血,尿血,痢疾,痔疮,乳痈,痈疮肿毒,疥疮,漆疮,跌打损伤。
内服:捣汁,60-120g;或煮粥、炒熟、作羹。外用:捣敷;煎水熏洗;热熨。
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慎食。
1、《食疗本草》:“热病后十日不可食热韭,食之即发困。”
2、《日华子》:“多食昏神暗目,酒后尤忌,不可与蜜同食。”
3、《本草经疏》:“胃气虚而有热者勿服。”
4、《本草汇言》:“疮毒食之,愈增痛痒;疗肿食之,令人转剧。”
5、《本草求真》:“火盛阴虚,用之为最忌。”
6、《随息居饮食谱》:“疟疾,疮家,痧、痘后均忌。”
具有抗突变、抗滴虫作用,韭菜叶水溶性提取物有抗突变作用;非菜叶研磨后的滤液,1:4在试管内接触30min,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鲜韭莱叶压汁过滤所得滤液给小鼠静注产生休克样症状,可有狂躁、痉挛,以后转入镇静、嗜睡、发绀、死亡。
1、《本草衍义补遗》:“研汁冷饮,可下膈中瘀血,能充肝气。”
2、《滇南本草》:“滑润肠道中积,或食金、银、铜器于腹内,吃之立下。”
3、《纲目》:“饮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运,洗肠痔脱肛。”
4、《药性切用》:“活血助阳,散瘀止血,为血瘀噎膈专药。捣汁用。”
5、《全国中草药汇编》:“健胃,提神,止汗固涩。”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韭菜粥:
功效:温中行气,助阳散寒:对胃寒疼痛、手足发凉、便秘等症有疗效。
原材料:新鲜韭菜250g,陈粟米10g。
做法:将韭菜拆洗干净,切成碎末。把陈粟米淘洗干净。放到砂锅里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30分钟,等粟米熟烂后,添加韭菜碎末拌匀,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分食。
1、治阳虚肾冷,阳道不振,或腰膝冷疼,遗精梦泄:韭菜白八两,胡桃肉(去皮)二两。同脂麻油炒熟,日食之,服一月。(《方脉正宗》)
2、治霍乱上吐下泻:用韭菜捣汁一盏,重汤煮熟,热服之,立止。(《寿世保元》)
3、治一切翻胃噎膈:韭汁二两,牛乳一盏,生姜半两(取汁),竹沥半两,童便一盏。上五味和匀,顿暖服,或加入煎剂内,尤为至效。(《古今医鉴》)
4、治食郁久,胃脘有瘀血作痛者:生韭莱捣自然汁一盏,加温酒一二杯服。或先嚼桃仁十余粒,用非汁送下亦佳。(《不知医必要》)
5、治胸痹,心中急痛如锥刺,不得俯仰,自汗出,或痛彻背上,不治或至死:生韭或根五斤(洗),捣汁。灌少许,即吐胸中恶血。(《孟诜方》)
6、治吐血、唾血、呕血、衄血、淋血、尿血及一切血证:韭菜十斤,捣汁,生地黄五斤(切碎)浸韭菜汁内,烈日下晒干,以生地黄黑烂,韭菜汁干为度;人石日内,捣数千下,如烂膏无渣者,为丸,弹子大。每早晚各服二丸,白萝卜煎汤化下。(《方脉正宗》)
7、治痔疮:韭菜不以多少,先烧热汤,以盆盛汤在内,盆上用器具盖之,留一窍,却以韭菜于汤内泡之,以谷道坐窍上,令气蒸熏;候温,用韭菜轻轻洗疮数次。(《柚珍方》)
8、治脱肛不缩:生韭一斤。细切,以酥拌炒令熟,分为两处,以软帛裹,更互熨之,冷即再易,以入为度。(《圣惠方》)
9、治过敏性紫癜:鲜韭菜500g。洗净,捣烂绞汁,加健康儿童尿50ml,每日1剂,分2次服。(《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治荨麻疹:韭菜、甘草各15g,煎服,或用韭菜炒食。(苏医《中草药手册》)
11、治跌扑打伤,瘀血不散积聚:用韭菜捣汁,令渐呷服之,约尽五斤而散。(《杏苑生春》)
12、治金疮出血:韭汁和风化石灰,日干,每用为末,敷之。(《濒湖集简方》)
13、治成人盗汗,肺或淋巴结核:韭菜或韭黄同蚬肉(猪肝或羊肝亦可)一起煮食喝汤。(《食物中药与便方》)
14、治小儿聤耳:研韭汁点之,日二三度用之。(《普济方》)
15、治产后血晕:韭菜(切)入瓶内,注热醋,以瓶口对鼻。(《妇人良方》)
16、治中风失音:用韭菜汁灌之。(《寿世保元》)
加工炮制
4叶心即可收割第一刀,经养根施肥后,当植株长到5片叶收割第二刀。根据需要也可连续收割5-6刀,鲜用。
植物学信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