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心土
灶心土,中药名。为久经柴草或木柴熏烧后灶内壁的土块。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主治出血证、胃寒呕吐、脾虚久泻等。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1、出血证:本品性温,能温暖中焦,收摄脾气而止血,为温经止血之要药。对脾气虚寒,不能统血之出血病证,皆可应用,尤其对吐血、便血的疗效更佳。
2、胃寒呕吐:本品性温质重,长于温中和胃而降逆止呕。主治脾胃虚寒,胃气不降所致的呕吐,与干姜、半夏、白术等同用,也可用治反胃、妊娠呕吐。
3、脾虚久泻:本品既能温脾暖胃,又能涩肠止泻,主治脾虚久泻,常配伍附子、干姜、白术等。若治胎前下痢,产后不止者,可以山楂、黑糖为丸,用本品煎汤代水送服,如伏龙肝汤(《张氏医通》)。
4、西医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泄泻属脾胃虚寒者。
含硅酸、氧化铝及氧化铁等,尚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
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灶心土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
2、止呕作用:灶心土煎剂有止呕,表现为呕吐次数减少,对呕吐的潜伏期并无明显改变。
1、《名医别录》:“主妇人漏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2、《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临床应用
1、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2、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伏龙肝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伏龙肝饮(《医学探骊集》卷三)、固源汤(《简明医彀》卷七)、诃附丸(《幼科发挥》卷四)。
加工炮制
保存方法
药材鉴别
为不规则块状。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体轻,质较硬,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细软,色稍深,显颗粒状,并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有吸湿性。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具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