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中药名。为菊科石胡荽属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 A. Braun e tAschers.的全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医保类型
功效作用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1、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但药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
2、鼻塞不通:本品辛温升散,入肺经,能通肺窍,利鼻气。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瘜肉以及鼻渊鼻塞、头痛。现代临床多用于鼻炎。
3、寒痰咳喘:本品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
4、疮痈肿毒:本品兼能解毒消肿,治疗疮痈肿毒。
内服:煎汤,5-9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烂塞鼻;或研末喷鼻。
个别患者服后出现恶心或轻度呕吐症状,故应慎用。
本品含蒲公英甾醇等三萜类成分、β-谷甾醇、豆甾醇、挥发油、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等。
1、抗过敏作用:鹅不食草热水提取物在动物皮肤被动过敏反应(PCA)中表现出显著抗过敏作用,也可较强地抑制化合物48/80或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其中的山金车内酯、6-O-千里光酰二氢菊灵和石南藤酰乙酸酯抑制组胺释放的IC50分别为3.0×10-5mol/L、1.8×10-5mol/L及2.3×10-4mol/L。在PCA试验中,口服50mg/kg,前两种化合物对色素渗出抑制率分别为61.76%、37.4%。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组胺释放的IC50为1.0mol/L-0.5×10-5mol/L。口服50mg/kg,对PCA试验抑制率达39%-67%。鹅不食草挥发油对变应性鼻炎治疗有确切疗效,该作用与鹅不食草挥发油抑制组胺释放有关,还由于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阻止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释放,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及其胞浆颗粒释放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神经毒素减少,减轻对鼻黏膜上皮的损害。
2、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采用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选用了标准菌株TA98和TA100,诱变剂分别为4-硝基邻二胺和迭氮钠。鹅不食草两次水煎煮浓缩液进行实验,每皿加人量为3mg,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鹅不食草乙醇提取物有较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3、抗炎作用:鹅不食草挥发油0.05ml/kg和0.1ml/kg剂量组对小鼠急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以抑制急性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抗渗出)的效果较好;对炎症组织中的PGE2释放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4、保护肝脏:鹅不食草煎液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CCL4、APAP、D-GalN+LPS引起的肝损伤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水平。
5、其他作用: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显,无祛痰作用。
1、《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2、《本草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瘜肉。
临床应用
1、治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药配伍。
2、治鼻塞不通属于风寒所致者,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内服。若偏于风热者,可与薄荷、黄芩、野菊花等药同用。
3、治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药。
4、治疮痈肿毒,《濒湖集简方》以本品和穿山甲、当归捣烂,加酒,绞汁服,药渣敷患处。《泉州本草》以鲜品捣敷局部,治疗蛇伤肿痛。
1、鹅不食草配苍耳子、辛夷:三药均能发散风寒,宣肺通窍,皆为治疗鼻渊之常用药。配伍使用,常用治风寒鼻塞、鼻科病证鼻塞不通,并常与白芷、细辛同用。
2、鹅不食草配麻黄、细辛:鹅不食草能发散风寒,略兼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麻黄善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细辛善于发散风寒、温肺化饮。三者配伍,能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平喘。常用治寒痰所致的咳嗽痰多。
热可平注射液、鼻炎康片、鼻通丸。
加工炮制
9-11月花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切成中段,干燥,筛去灰屑。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
药材鉴别
全草扭集成团。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多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小,近无柄;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齿。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闻有刺激感,味苦;微辛。以色灰绿、刺激性气强者为佳。
本品为不规则长段。根纤细,须状,淡黄色。茎细圆柱形,棕褐色,切面黄白色。叶小,近无柄;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嗅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植物学信息
菊科石胡荽属植物石胡荽。
一年生小草本,高5-20cm。茎纤细,多分枝,基部匍匐,着地后易生根,无毛或略具细绵毛。叶互生;无柄;叶片楔状倒披针形,长7-20mm,宽3-5mm,先端钝,边缘有不规则的疏齿,无毛,或下面稍有细毛。头状花序细小,扁球形,直径约3mm,单生于叶腋,无总花梗或近于无总花梗;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层,椭圆状披针形,绿色,边缘膜质,外层较内层大;花托平坦,无托片;花杂性,淡黄色或黄绿色,全为筒状;外围雌花多层,花冠细,有不明显的裂片;中央的两性花,花冠明显4裂。瘦果椭圆形,长约1mm,具4梭,边缘有长毛;无冠毛。花期9-11月。
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我国南北多数地区均有分布。
生于路旁荒野、田埂及阴湿草地上。
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宜砂质壤土栽培。
用种子或分株繁殖。
春季播种,撒播或宽垅条播,覆土0.3-0.6cm,分株繁殖在春季和秋季均可,生长期间应经常注意除草和浇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