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
通草,中药名。为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Koch的干燥茎髓。具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的功效。主治淋证水肿、产后乳汁不下、目昏等。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医保类型
功效作用
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主要用于淋证水肿、产后乳汁不下、目昏等。
内服:煎服,3-5g。
中药配伍禁忌:取下乳之功不宜与麦芽同用。
1、气阴两虚,内无湿热者慎用。
2、孕妇慎用。
本品含肌醇、多聚戊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及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尚含钙、镁、铁等21种微量元素。
1、对泌尿系统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通草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并显著增加尿中钾离子的排出量。
2、此外,通草还有抗炎、解热作用。
1、《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2、《医学启源》:通阴窍涩不利,利小便,除水肿,癃闭,五淋。
临床应用
1、治热淋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与冬葵子、滑石、石韦同用,如通草饮子(《普济方》)。
2、治石淋,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等同用。
3、治血淋,可与石韦、白茅根、蒲黄等同用。
4、治水湿停蓄之水肿证,可配猪苓、地龙、麝香,共研为末,米汤送服,如通草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5、治产后乳汁不畅或不下,与穿山甲、甘草、猪蹄同用,如通乳汤(《杂病源流犀烛》)。
通草配滑石:滑石功善清热利湿、解暑散热;通草长于清热利湿。二药配用,有清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湿热蕴蒸所致之头痛身重、胸闷小便滞涩不爽等。
通草与木通:药名与功效均有相近之处,古人曾有混淆。今之木通,古书有称为“通草”者;今之通草,古书称为“通脱木”,当知区别,不可混淆。木通与通草皆性寒凉通利,均能清热利水渗湿,通乳,同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水肿、小便不利,以及产后乳汁不下等。不同之处在于:木通味苦性寒,泄降力强,善清心与小肠之火,使实热从小便而出,善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于小肠所致之心烦尿赤。且入血分,能通利气血而有通经下乳、通利关节及通经之效,又治乳汁不通,血滞经闭,湿热痹痛等。通草则甘淡微寒,泄降力缓,入肺以泄降肺之热闭而通水道利小便,善于清肺热,入气分,能通气上达而下乳,又治湿温初起、发热、胸闷不畅等。
通乳颗粒。
通草饮子(《普济方》)。
三仙通草汤:
1、功效:和胃补脾、温中益气、补精添髓、通利小便。适合用于产后缺乳及产后身体虚弱时饮用。
2、原材料:猪手1只,鸡腿2只,墨鱼干50g,通草3g,盐5g,香菜头10g,胡椒粉少许。
3、做法:猪手、鸡腿洗净、剁块,用沸水飞去血秽,装入炖盅,加入盐。墨鱼干洗净,置放于面上,加入香菜头、通草和适量沸水,隔水约炖90分钟至烂即成。起锅时除去药渣和香菜头,撒下胡椒粉。
4、用法:佐餐服用。
加工炮制
9-11月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割取地上茎,切段,捅出髓心,理直,晒干。
1、通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
2、朱砂制通草:取通草片,置适宜容器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取出,晾干。每通草片10kg,用朱砂0.6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材鉴别
本品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外侧的细胞较小,纹孔明显,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茎髓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内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仅在细小茎髓中的某小段)少见。无臭,无味。以条粗壮、色洁白、有弹性、空心有隔膜者为佳。
1、通草: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圆柱状小段。饮片特征参见“药材”项。
2、朱砂制通草:形如通草,表面挂匀朱砂。
植物学信息
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通脱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5m。茎粗壮,不分枝,幼时表面密被黄色星状毛或稍具脱落的灰黄色柔毛。茎髓大,白色,纸质;树皮深棕色,略有皱裂;新枝淡棕色或淡黄棕色,有明显的叶痕和大型皮孔。叶大,互生,聚生于茎顶;叶柄粗壮,圆筒形,长30-50cm;托叶膜质,锥形,基部与叶柄合生,有星状厚绒毛;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掌状5-11裂,裂片通常为叶片全长的1/3-1/2,稀至2/3,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每一裂片常又有2-3个小裂片,全缘或有粗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密被白色星状绒毛。伞形花序聚生成顶生或近顶生大型复圆锥花序,长达50cm以上;萼密被星状绒毛,全缘或近全缘;花瓣4,稀4,三角状卵形,长2mm,外面密被星状厚绒毛;雄蕊5,与花瓣同数;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先端反曲。果球形,直径约4mm,熟时紫黑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1-2月。
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台湾等地。
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台湾、广西等地。
生于海拔数10-2800m的向阳肥厚的土壤中,或栽培于庭园中。
喜温暖湿润而又有阳光照射的环境,不甚耐寒,越冬温度在5℃以上。适于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用播种、扦插或早春根插,早春用种子育苗。
通脱木的地下茎萌发力很强,冬季挖伤部分地下茎,刺激第2年生出新苗,到第3年早春萌芽前移栽这些新苗,按行株距各1.3m定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