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的用法_金铃子的功效作用_金铃子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学习功效与炮制介绍

xuanhujiaoyu

金铃子

本词条由 线上中药查找

金铃子,即川楝子,中药名。为楝科楝属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主治脘腹胁助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

中文名称

金铃子

别名

川楝子、川楝实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胃、小肠经

毒性

有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

1、脘腹胁肋疼痛:川楝子有止痛之功,尤适用于热厥心痛和肝胃气滞,郁而化热之脘胁疼痛。

2、疝气疼痛: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有“治疝专药”之誉。

3、虫积腹痛:川楝子有驱虫、止痛之功,尤适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

4、头癣:川楝子苦寒清热,杀虫治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行气止痛炒用,杀虫生用。

不良反应

1、川楝子临床应用一般无严重反应,但不少地方以苦楝子代用,苦楝子因误食或用量过大引起中毒则较多见,可见头晕、头痛、思睡、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会出现呼吸中枢麻痹,中毒性肝炎、内脏岀血、精神失常等症状。

2、中毒解救的一般方法可用催吐或洗胃,服用泻药如番泻叶或硫酸镁等;服蛋清或活性炭,吸附毒素,以保护胃黏膜;可用白糖、甘草煎服;对症治疗。

3、预防川楝子中毒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药量,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虚寒者、贫血、肝功能不全者、消化道溃疡者忌用;注意品种;防止小儿误食。

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川楝子具有神经肌肉传递阻断而致肌无力,不宜与新斯的明同用。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禁服。

2、内服不宜用量过大及久服,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死亡等毒副作用。

化学成分

果实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苦楝子酮、脂苦楝子醇、21-O-乙酰川楝子三醇、21-O-甲基川楝子五醇。

药理作用

1、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作用。

2、驱蛔虫作用:在体外,川楝素对猪蛔虫有明显麻痹作用。

3、抑菌作用:川楝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鸡胚中培养的病毒皆无效。

毒理作用

小鼠腹腔、静脉、皮下和口服川楝素的LD50分别为13.8mg/kg,14.6mg/kg、14.3mg/kg和244.2mg/kg。小鼠皮下注射川楝素13.6mg/kg。24h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由给药前200u上升到588u,以后逐渐下降,第6日恢复正常,皮下注射6.4mg/kg未见升高,对非蛋白氮和血糖则均无影响。猴每日静脉注射0.4mg/kg、0.2mg/kg或0.1mg/kg,可见上睑下垂、无力扶笼、垂头曲背和自发活动减少等肌无力表现。剂量越大越明显,出现也越早,多数能在停药后1星期左右恢复。猴每日注射0.025mg/kg,25d即可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剂量越大,作用越明显,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猴累积致死的最低剂量为静脉注射每日0.2mg/kg,连续5d,累积到1.0mg/kg以上时便可致死、病理解剖见内脏瘀血,肝细胞肿胀,胞浆疏松,出现枯否细胞,并有吞噬颗粒,有的可见胞浆空泡样变。大鼠每日灌服川楝素15mg/kg或30mg/kg,2d后开始腹泻、食欲不振、体重迅速下降,连服6-7d,动物即开始死亡。狗隔日灌服川楝素10mg/kg,第1次未有呕吐,第2次即产生呕吐,未见腹泻。家兔每日灌服川楝素20mg/kg及40mg/kg,共10次,除40mg/kg组的1只兔略见腹泻外,其余各兔均正常,血象无显著变化,体重减轻亦很少。

相关论述

1、《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2、《药性论》:“主人中大热,狂,失心躁闷。”

3、《纲目》:“治诸疝、虫、痔。”“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

4、《本草汇言》:“散热结,导小肠、膀胱之气之药也。”

5、《本草求原》:“行经血,利小便。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热厥心痛和肝胃气滞,郁而化热之脘胁疼痛,配玄胡同用,以疏肝泄热,行气止痛,如《保命集》金铃子散。

2、治脘胁疼痛日久,肝郁化热,阴血受伤者,配生地、当归、枸杞子等同用,以滋阴养血,柔肝止痛,如《柳洲医话》一贯煎。

3、治疝气疼痛,配乌药、橘核、青皮等同用,可增止痛之效。若疝痛因寒湿盛者,配茴香、吴茱萸、木香同用,以行气疏肝,散寒止痛,如(医方集解》导气汤。

4、治虫积腹痛,配芜荑、使君子、鹤虱等同用,益增驱虫之效。若小儿因蛲虫致肛门作痒者,亦可用本品杀虫止痒,如《疡医大全》以其与生艾煎汤熏洗。

5、治头癣,川楝子苦寒清热,杀虫治癣,将其焙黄研末,用油脂调膏,涂敷患处。

相关配伍

1、川楝子配香附:川楝子苦寒性降,功能疏肝泄热而解郁止痛;香附味辛性平,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二药配伍,疏肝解郁与行气止痛作用增强。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闷胁胀,乳房胀痛,善太息或月经不调等。

2、川楝子配延胡索:川楝子苦寒性降,行气疏肝,清泄肝火;延胡索苦辛温,行气活血止痛。二药配伍,既可泄气分之热,又能行血分之滞,使肝火清,气血畅,诸痛止适用于气郁血滞,心腹胁肋疼痛,时发时止。

3、川楝子配小茴香:川楝子苦寒性降,行气疏肝,清泄肝火;小茴香辛温芳香,可散寒止痛,理气和中。二药配伍,一寒一热,可散肝经寒凝气滞,增强止痛作用。适用于寒凝肝脉,妇女行经小腹坠胀疼痛伴胸胁乳房胀痛者,也常用于疝气肿痛。

鉴别用药

生川楝子、炒川楝子、盐川楝子:生川楝子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亦能泻火止痛,常用于治疗虫积腹痛,头癣;川楝子炒后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并减轻滑肠之弊,经醋炒制增强了川楝子舒肝行气止痛和驱虫的功效,其疏肝理气力胜,常用于胁肋胀痛及胃脘疼痛;盐制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常用于疝气疼痛。

相关药品

苏南山肚痛丸、阴虚胃痛颗粒(片)、乳块消胶囊(片)、痛经宁糖浆、慢肝养阴胶囊。

相关方剂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橘核丸(《济生方》)。

药膳食疗

蒲公英元胡蜜饮:

1、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本食疗方适用于乳腺癌患者热毒内积气滞血淤引起的疼痛等症。

2、材料:蒲公英、元胡、蜂蜜、夏枯草各30克,川楝子20克,白芷10克。

3、做法:先将蒲公英、元胡、夏枯草、川楝子、白芷分别洗净、拣杂晒干或烘干,切碎或切成碎小段,一同放入砂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匀即成。

4、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方法

1、川楝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2、炒川楝子:取川楝子片或碎块,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时,取出放凉。炒后降低毒性,缓和苦寒性。

3、盐川楝子:取川楝子片或碎块,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干。每川楝子片或碎块100kg,用食盐2kg。

4、醋川楝子:取川楝子片或碎块,用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干。每川楝子片或碎块100kg,用米醋20kg。

5、酒川楝子:取川楝子片或碎块,用酒拌匀,置罐内蒸8h,至酒尽为度。每川楝子片或块100kg,用黄酒30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炒川楝子、盐川楝子、醋川楝子、酒川楝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霉。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粉末黄棕色。果皮纤维成束,末端钝圆,直径9-36μm,壁极厚,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果皮石细胞呈类圆形、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有的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直径14-54μm,长约至150μm。种皮细胞鲜黄色或橙黄色,表皮下为一列类方形细胞,直径约至44μm,壁极厚,有纵向微波状纹理,其下连接色素层。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较密颗粒状纹理。种皮色素层细胞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种皮含晶细胞直径13-27μm,壁厚薄不一,厚者形成石细胞,胞腔内充满淡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物,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直径约5μm。草酸钙簇晶直径5-27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水8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5ml,合并二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楝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川楝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1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核果呈类圆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皱缩,或略有凹陷,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有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颗。气特异,味酸、苦。以个大饱满、外皮金黄色、果肉黄白色者为佳。

饮片性状

1、川楝子:为不规则的厚片或碎块,表面黄白色,松软。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外皮金黄色,革质。气特异,味酸、苦。

2、炒川楝子:形如川楝子,表面黄色,外皮焦黄色,发泡,有焦斑,气焦香,味苦而涩。

3、盐川楝子:形如川楝子,色泽加深味咸苦。

4、醋川楝子:形如川楝子,色泽加深,略有醋气。

5、酒川楝子:形如川楝子,色泽加深,略有酒气。

常见伪品

混淆品:

苦楝子:为楝科植物苦楝Meliaazedarach L.的干燥成熟果实。它与川楝子药材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呈椭圆形或近球形,较小,直径1-1.5cm,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具光泽,多皱,果皮革质,与果肉易分离,果核长椭圆形,表面具4-5条突起纵棱。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楝科楝属植物川楝。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长约35cm;羽片4-5对;小叶卵形或窄卵形,长4-10cm,宽2-4cm,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灰绿色,萼片5-6;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或12,花丝合生成筒。核果大,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3cm,黄色或栗棕色,内果皮为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长椭圆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

道地产区

我国南方各地均产,以四川产者为佳。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不耐荫蔽,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生长。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11-12月采摘浅黄色成熟果实作种,用清水浸泡2-3天,去果肉,取出果核,晾干,用湿沙贮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条播,按行距30cm开横沟,深约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随即施入稀粪水,覆土8-10cm。播后1个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苗高10-15cm时中耕除草1次,施人粪尿;苗高18-20cm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育1年,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发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cm×(2.5-3.5)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土压实,浇足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