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细辛,中药名。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根及根茎。前两种习称“辽细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性味归经
毒性
药材分类
医保类型
功效作用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1、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本品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尤宜于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3、鼻渊:本品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常用治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
4、肺寒咳喘: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常与散寒宣肺、温化痰饮药同用,以主治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
内服:煎汤,1-3g;散剂每次服0.5-1g。
1、大剂量细辛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使随意运动和呼吸减慢,反射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细辛对于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过量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
3、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出汗、颈项强直、口渴、体温及血压升高、瞳孔轻度散大、面色潮红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转入痉挛状态,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尿闭,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4、细辛中毒的主要原因:
(1)直接吞服过大剂量的单方散剂。
(2)较大剂量入汤剂煎煮时间过短。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方能保证用药安全。
5、细辛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有痉挛、狂躁等症状时,可用安定或巴比妥钠;尿闭时导尿或口服氢氯噻嗪。
1、中药配伍禁忌: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与镇静药、麻醉药和血管扩张药配伍应用时应注意用量不宜过大。
(2)不宜与降血压药同用,可能会抵消降压效果。
(3)普萘洛尔可以阻断细辛的兴奋肾上腺能受体效应,故不宜同用。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细辛醚、黄樟醚等多种成分。另含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消旋去甲乌药碱、谷甾醇、豆甾醇等。
细辛挥发油、水及醇提取物分别具有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及局麻作用;大剂量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显示一定毒副作用。体外试验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及黄曲霉素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华细辛醇浸剂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及升高血糖等作用。所含黄樟醚毒性较强,系致癌物质,高温易破坏。
细辛的毒性来源于所含的挥发油,因挥发油和去油水煎液相等剂量用于小鼠,挥发油组有70%死亡,去油水煎液无一死亡。挥发油的毒性作用主要在中枢,因对家兔脑电、心电同步记录研究资料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自发脑电广泛消失的情况下,心律仍正常。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均先呈兴奋,随后转入抑制,使随意运动及呼吸减慢,反射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心跳停止于呼吸之后。细辛挥发油中所含之黄樟醚系致癌物质,毒性较大,在大鼠饲料中混入此物,2年后28%大鼠发生肝癌。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2、《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临床应用
1、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2、治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用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若治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又当配伍川芎、麻黄、附子,如细辛散(《普济方》)。
3、治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若胃火牙痛者,又当配伍生石膏、黄连、升麻等清胃泻火药;若龋齿牙痛者,可配杀虫止痛之蜂房煎汤含漱。
4、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细辛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防风等,如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
5、治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宜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
6、治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可配伍茯苓、干姜、五味子等药,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1、细辛配石膏:细辛辛温而善于散寒止痛;石膏辛甘大寒而善清胃热。二药伍用寒热同用,用石膏制约细辛温热之性而取其止痛之功,清热不郁遏,发散不助热,具有良好的清泻胃火、止痛之功。适用于胃火上炎所致的牙痛。
2、细辛配川芎:细辛善于祛风散寒止痛,川芎善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二者伍用,既能活血祛瘀,又能祛风止痛,风祛则营卫和,血行则风自灭,故既善治外感风寒之头身疼痛,又适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
3、细辛配麻黄、黄芪:细辛辛散温通,善于发散风寒,温肺化饮;麻黄辛散苦泄,开宣肺气,通调水、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黄芪甘温,补益脾肺,升阳益气以利水消肿,三药相合,上宣肺气,中补脾气,下通肾气,扶正与祛邪并施,共奏温阳化气、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阳气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
4、细辛配附子,细辛外散风寒,内祛阴寒,温通肾气,开通诸窍;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二药伍用,温通宣散,既走膀胱经之表,又入肾经之里,相得益彰,共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肺化饮之功,适用于阳虚阴盛所致的胸痹心痛,以及阳虚痰饮咳喘。
5、细辛配茯苓:细辛辛温,善于温肺化饮;茯苓甘淡平,善于健脾利水渗湿。二药伍用,温肺化饮之功更著。适用于痰饮停肺所致的咳喘、痰多清稀、色白量多。
6、细辛配生地黄:细辛辛散温通,散寒止痛,易伤阴助热;与性味甘寒,滋阴清热之生地黄配伍,寒热相削,刚柔相济,而有清热止痛之功。适用于治疗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牙痛等。
7、细辛配通草:细辛辛散温通,祛风散寒止痛;通草体轻气浮,善于通气下乳者伍用,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通气下乳之功,适用于寒凝脉络所致的手足厥冷、乳汁不通。
1、北细辛、华细辛与汉城细辛:中药细辛以北细辛、华细辛与汉城细辛为道地药材,此三类品种中挥发油含量软高,分别约为3%、2.75%和1%,质量较优,临床处方宜选用;部分地区以大花细辛、花叶细辛、圆叶细辛等同属植物入药,一般称为土细辛,挥发油含量低,质量较差。
2、麻黄与细辛:麻黄、细辛均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常用药,同可用治风寒感冒。麻黄辛开苦泄,重在宜发卫气,开腠理,透发毛窍,发汗解表,主散肺与膀胱经风寒,为作用较强的发汗解表药,故主治风寒外束,肺气壅实,毛窍闭塞,表实无汗的风寒感冒重证;还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肺气闭遏的喘咳息促及风邪袭表、一身尽肿的风水水肿证。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发汗解表作用的有效成分为麻黄挥发油,而所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等生物碱则发挥宜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细辛辛温走窜,达表人里,可散肺与足少阴肾经风寒,发汗不如麻黄,但散寒力胜,既治一般风寒感冒,尤善用于寒犯少阴,无汗恶寒、发热脉沉之阳虚外感;其辛散温通,长于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善治头面诸窍疾患,风湿痹痛及肺有伴饮、喘咳胸满等,体现其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细辛挥发油。
3、附子与细辛:两药均味辛性温热,有毒,同归心、肾经,均具散寒止痛之功,同可用治风塞湿痹,阳虚外感。然细辛辛温,又归肺经,有祛风散寒,通窍,温肺化饮的作用,可用于治疔风塞感冒,头痛,鼻渊,牙痛,寒痰停饮,气逆喘咳,吹鼻取嚏,又有通关开窍醍神之功,用治闭证:附子又归牌经,而有回阳敦逆,助阳补火的作用,用于亡阳证,为“回阳敦逆第一品药”:又可用于虚塞性的阳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
4、干姜与细辛:两药均味辛,归肺经,均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同治寒饮咳喘干樂辛热燥烈,主人脾、冒经,为健运脾阳,温中散寒的要药;又人心、牌经,能通心阳以复脉,温肾以回厥,大热无毒,守而不走有良好的温阳守中,回阳通脉之效,细辛辛温而燥,又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之功,又可用于风寒表证,风寨头痛,鼻塞鼻渊,牙痛痹痛等。
5、吴茱萸与细辛,两药均味辛性温热,有小毒,均可散寒止痛,用治头痛,吴莱萸主人肝经,散肝经之寒邪,解肝气之郁滞,用治厥阴肝经兼顶头痛,寒滞肝脉诸痛,又可燥湿助阳、疏肝下气,治寨疝腹痛、肝冒不和呕吐吞酸、寒湿脚气肿痛、阳虚久泻、脘腹冷痛、经寒痛经及月经不调等。细辛主人肾经,治少阴肾经头痛及牙痛,澳痛;又可散塞解表,通窍,温肺化饮,用治风寒感冒、阳虚外感,鼻渊头痛,寒炎停饮,气逆喘咳:吹鼻取嘘,又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治中恶、痰厥所致口噤气塞、昏不知人、面色苍白、牙关紧闭之闭证。
6、荜茇与细辛:两药均味辛,归肾经,均可治疗牙痛、头痛。但荜芽温散止痛之力佳,主要用于风冷牙痛。细辛辛温香窜性烈,通窍散亲止痛之力软强,根据配伍的不同,可广泛用于各种牙痛。芝又具有温中散塞止痛的功效而用于睆腹冷痛,呕吐泄泻。细辛又有发散风寒,温肺化饮之功而用于风寒表证,风寒头痛,鼻三鼻渊,寒饮咳喘。
7、细辛与皂荚:两者均味辛走窜而善通窍开闭,可用治痰涏壅盛,关窍闭阻之证,但皂英味臧能软化胶结之费,有较强的祛导滞作用,故适用于顽阻肺,胸闷咳喘,咯不爽之证;兼有祛风杀虫之功,又治皮、麻风等,细辛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多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
8、细辛、羌活、白芷与藁本:四者皆为辛温香燥之品,均能解表散塞,祛风止痛,且止痛作用较好,其中芜活、白芷、薰本还能胜湿。四者都常用治风寒感冒或风寒挟湿的感冒,头身疼痛较甚,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因白芷、细辛气味芳香,既能散风塞,又能通鼻窍,故风烹感冒而见鼻亮流涕者,白芷、细辛尤为适宜。同时白芷、细辛也常用于鼻渊等鼻科疾之鼻、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羌活气味雄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作用较强。其治痹痛,因其善人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算、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白芷善入足阳明冒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肿痛尤为多用,并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又可用于寒湿带下,疮疡肿毒。此外,白芷能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细辛辛香走窜,达表人里,散塞之力较强,表寒、里寒证均可使用。细辛又能温肺化饮,也可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少阴头痛,偏正头痛,牙痛;肺烹咳喘。本则性味俱升,上达顶,善治外感风寒、兼顶头痛甚者。
欣芩颗粒、滴通鼻炎水、伊痛舒注射液、宽胸气雾剂。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小青龙汤(《伤寒论》)、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
细辛附子狗肉汤:
(1)功效:补肾助阳、化浊开窍,适用于老年耳聋,症见听力减退,语言的理解力下降,神情呆滞、腰酸膝冷、夜尿清长、形体虚胖、舌胖淡、苔白浊、脉迟弱。
(2)原材料:狗肉150g,细辛3g,熟附子9g,熟地18g,八角、茴香各6g。
(3)做法:狗肉洗净、切块。细辛、熟附子、熟地、八角、茴香分别用清水洗净。起油锅。下狗肉爆香。与其他用料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食用。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制
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
1、细辛: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晾干。
2、蜜细辛: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细辛段拌匀,闷透,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细辛段100kg,用蜜25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材鉴别
1、北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长1-10cm,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节,节间长2-3mm。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约1mm;表面灰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基生叶叶柄长,光滑,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心形或肾状心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深心形,长4-9cm,宽5-13cm。表面深绿色,上面脉上有毛,下面毛密,偶见花,紫褐色,半球状,花被裂片由基部反折与花被管相贴。气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2、华细辛:与北细辛相似,但根茎细长,长5-15cm,直径1-3mm,节间长0.2-1cm;叶片较薄,心形。气味较弱。
3、汉城细辛:与华细辛极相似,但通常叶背的毛较密,叶柄有毛。栽培品叶的毛疏密心化较大,不易与细辛区分。
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切面黄白色或白色,周边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有的分枝一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密生节上,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植物学信息
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
1、北细辛: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叶卵状心形或近肾形,长4-9cm,宽5-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上面脉上有毛,有时全体梳生短毛,下面毛较密;芽胞叶近圆形。花紫棕色,稀紫绿色;花梗长3-5cm,花期在顶部成直角弯曲,果期直立;花被管壶状或半球状,直径约1cm,喉部稍缢缩,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长约7mm,宽约9mm,由基部向外反折,贴靠于花被管上;雄蕊着生于子房中部,花丝常较花药稍短,药隔不伸出;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近球形,花柱6,先端2裂,柱头侧生。蒴果半球状,直径约12mm。花期5月,果期6-7月。
2、华细辛:多年生草本。根茎直立或横走,节间长1-2cm。叶通常2枚,叶柄长8-18cm;芽胞叶肾圆形,边缘疏被柔毛;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长4-11cm,宽4.5-1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疏生短毛。脉上较密,下面仅脉上被毛。花紫黑色;花梗长2-4cm;花被管钟状,直径1-1.5cm,内壁有疏离纵行脊皱;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直立或近平展;雄蕊着生子房中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短锥形;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球状,花柱6,较短,先端2裂,柱头侧生。蒴果近球状,直径约1.5cm。花期4-5月。
3、汉城细辛:本变型与细辛相似,但叶片背面密生短毛,叶柄被疏毛,可以区别。
1、北细辛:分布于东北及山西、山东、河南及陕西等地。
2、华细辛: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3、汉城细辛:分布于辽宁。
主产于东北地区;华细辛主产于陕西、河南、山东、浙江等省。
1、细辛:生于林下坡地或山沟阴湿而肥沃的地上。
2、华细辛: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土中。
3、汉城细辛:生于林下及山沟阴湿地。
喜冷凉、阴湿环境,耐严寒,宜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强光与干旱。易积水的粘重土壤及涝洼地均不宜栽培。
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夏播,6月上、中旬采果实,置室内堆放1-2d,待果实变软后,去掉果皮,淘洗种子,及时播种。切勿干燥贮藏。或短期沙藏,于7月份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10-12cm,播幅4-5cm,每行播120-150粒,1h㎡用籽约60kg。播后2-3年可移栽。
2、分根繁殖:将根状茎顶部留4-5cm,并保证有2-3个芽胞。保留根条。栽植时按行株距30cm×20cm开穴。每穴栽2-3段根状茎。
1、菌核病、疫病等: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出苗前用1%硫酸铜消毒畦面。早春开花发病时可用多菌灵∶代森铵∶水(1∶1∶200)2-4kg/㎡灌根。
2、细辛凤蝶:可用敌百虫做毒饵或叶面喷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