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息穴_颅息穴的效果作用|

xuanhujiaoyu

颅息穴

颅息,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鼽衄。平刺0.5-0.8寸。

名称

颅息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少阳三焦经

位置

位于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

主治

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等

功能

利窍聪耳,安神定惊,泻热通络。

操作

平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瘛脉穴、神道穴治小儿发痫瘈疭

名词释义

穴在耳后头颅处,主治小儿痫喘不得息,故名颅息。

功能作用

利窍聪耳,安神定惊,泻热通络。

定位

位于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详细主治

1、偏头痛。

2、目赤肿痛、齿痛。

3、鼽衄。

详细操作

正坐或俯伏,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平刺0.3~0.5寸,可点刺放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小儿呕吐、头痛、耳鸣、牙痛、中耳炎、视网膜出血、癫痫、哮喘、脑充血、甲状腺肿等。

配伍

1、配瘛脉穴、神道穴治小儿发痫瘈疭。

2、配角孙穴、头维穴、太阳穴治偏头痛。

3、配水沟穴、中冲穴、合谷穴治小儿惊痫。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

2、 《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瘈疭发痫。” 

3、 《铜人针灸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

4、《针灸甲乙经》:“刺入一分,出血多则杀人。”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