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祛风退热,宁心镇痉,宣肺止咳。
定位
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軔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3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
详细主治
1、身热、头痛、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
2、惊厥、癫狂痫等神志病。
3、腰脊强痛。
4、疔疮发背。
详细操作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于两肩胛冈高点连线之交点处,当第三胸椎棘突下间凹陷是穴。向上斜刺0.5-1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癔病、癫痫、神经衰弱、小儿惊厥等。
2、现代研究,有报道艾灸身柱穴能提高大鼠甩尾阈,切除肾上腺后,这种作用消失,从而推测艾灸的效应与肾上腺的作用有密切关系。艾灸百会穴、身柱穴后约24秒开始,α波出现显著增强,波幅高,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后期变慢。
配伍
1、配大椎穴、肺俞穴、天突穴、膻中穴治咳嗽。
2、配肩井穴、肺俞穴、膏肓穴、天突穴、气户穴、郄门穴治老年喘。
3、配神庭穴、灵道穴、金门穴、承命穴治癫痫。
4、配委中穴、委阳穴、昆仑穴、五处穴治背强反折。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身热狂走,谵语见鬼,瘈疭,身柱主之。”
2、《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