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穴_外关穴的效果作用|

xuanhujiaoyu

外关穴

外关,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直刺0.5-1寸。

名称

外关穴

出处

《灵枢·经脉》

隶属

手少阳三焦经

位置

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主治

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功能

清利三焦,祛风解热,通络止痛。

操作

直刺0.5-1寸

主要配伍

配后溪穴治头目痛

名词释义

外,指体表;关,指关隘。穴为手少阳之络,与阳维脉相通。阳维有维系联络诸阳经之作用,因“阳维为病苦寒热”,病位在外,穴为主治头肢、躯干疾患之要穴,故名外关。

功能作用

清利三焦,祛风解热,通络止痛。

定位

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解剖

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

详细主治

1、热病

2、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3、瘰疬

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

详细操作

伸臂俯掌,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处取穴。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腮腺炎、耳鸣、耳聋、高血压、偏头痛、牙痛、落枕、偏瘫、上肢痛、小儿麻痹后遗症、遗尿、失眠等。

2、现代研究,针刺外关和光明穴对治疗青少年近视眼有效,针感可达眼部的占38.2%,并可提高视力,改善屈光度。外关有一定镇痛作用。

配伍

1、配后溪穴治头目痛。

2、配翳风穴、听宫穴治耳鸣。

3、配听会穴、肾俞穴、三里穴、翳风穴治耳聋。

4、配少泽穴、心俞穴、脾俞穴、涌泉穴治鼻衄。

5、配合谷穴、颊车穴治牙痛。

6、配大椎穴、合谷穴、列缺穴、鱼际穴治咳嗽。

7、配风池穴、天井穴、列缺穴、曲池穴、合谷穴治痄腮。

8、配人中穴、合谷穴、内关穴、百会穴、印堂穴、十宣穴等治急惊风。

9、配曲池穴、三里穴、中渚穴治肘臂手指不能屈。

10、配阳谷穴、五处穴、腕骨穴、合谷穴治五指节痛、不能屈伸。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耳焞焞浑浑,(聋)无所闻,外关主之。”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尽痛不能握物,耳聋无所闻。”

3、《八法八穴歌》:“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4、《医经理解》:“外关在腕后二寸两筋间,正与内关相通,手心主为阴血之关,手少阳为阳气之关也,故日外关。”

5、《经穴释义汇解》:“穴为手少阳之络,在腕后二寸凹陷处,别行心主,外关,此与内关相对而属外,故名外关。”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