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
2、体重节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疝气、肠出血、肠炎、痢疾、腰疼、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2、现代研究,临床观察针刺太白对血糖有调节作用。可因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应,如以烧山火手法则可见血糖上升,透天凉则可见血糖下降。针刺太白穴可使奥狄氏括约肌舒张,使胆管压力下降。
配伍
1、配公孙穴、中脘穴、中魁穴治中满不快穴、翻胃吐食。
2、配复溜穴、三里穴治腹胀。
3、配三里穴、陷谷穴、公孙穴、章门穴、三阴交穴等治肠鸣。
4、配内关穴、膈俞穴、脾俞穴、中脘穴、三里穴等治腹痛。
5、配大都穴、阴陵泉穴、中脘穴治泄泻。
6、配天枢穴、关元穴、脾俞穴治痢疾。
7、配环跳穴、至阴穴、阳辅穴治腰胁痛。
8、配解溪穴、条口穴、丘墟穴治膝股肿胻酸转筋。
9、配神门穴、阳溪穴、鱼际穴、腕骨穴、少商穴等治心烦。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肠鸣,膝股胻酸转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胀胸满,心痛脉缓。”
2、《针灸甲乙经》:“身重骨萎不相知,太白主之。”
3、《医宗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泻,善饥而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4、《灵枢·本输》:足内侧“腕骨之下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