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虚证的病因_心血虚证的症状_心血虚证怎么治疗_心血虚证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心血虚证

心血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心阳虚衰,运血无力,心脉疲阻,以心悸,胸闷心痛,畏冷肢凉,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弱而涩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多发于体弱者。常见于心悸、怔忡、不寐、虚劳等疾病中。西医学中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各种原因的贫血、神经官能症、慢性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blood

其它名称

心血不足证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

相关疾病

心悸、怔忡、不寐、虚劳、贫血、神经官能症、慢性白血病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心悸

表现为心悸、善忘、多梦、头晕、苔淡、脉细等症,多因心血不足,营血亏损,血脉不充所致,治宜养阴补血,方用四物汤(《和剂局方》)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滋养心神的药物。

2、怔忡

表现为心悸阵作、善惊易恐,夜寐不宁、舌红、脉细等症,多因血虚不足,脏腑失养所致,治宜补血养心、镇惊安神,方用归脾汤(《济生方》)合磁朱丸(《千金方》)。

3、不寐

临床表现为心悸、头晕、整夜不寐、易怒、健忘、脉滑数等症,多由心血不足,心火亢盛而致,治宜养血滋阴、清心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或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

4、虚劳

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白,舌淡,脉细或结代,多由禀赋不足,精血不旺,思虑耗伤,病后失调所致,治宜养血安神为法,方用养心汤(《证治准绳》)或归脾汤(《妇人良方》)。

病因

病因
多因劳神过度,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伤及营血引起;也可因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生化之源不足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症情分析
血液不足,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为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无力。

治疗

治法
补血养心
方药
归脾汤。
常用中药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
针灸治疗

1、针刺

取穴膈俞、脾俞、通里、神堂、足三里等。军用补法行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

2、艾灸

主灸膈俞、心俞、内关,尚可配合脾俞、足三里、三阴交。每次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3、推拿

膈俞、神堂、足三里、三阴交每穴轻柔按压五分钟,每日2-3次。

转归预后
心血虚的演变有二,一是心血互生,由血虚而引发气虚,导致心气血两虚之证;二是血属阴,血虚可引起阴虚,出现阴虚血弱之证。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