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如果是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好发的年龄一般是在65~75岁之间,且多为男性。如果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好发的年龄为30~40岁。
多为老年男性
症状
患者运动时腿部疼痛、痉挛、麻木、刺痛或乏力。可累及足部到臀部的范围。有时腿部或足部皮肤有光泽或斑点,腿部毛发脱落,足部损伤、经常发冷。部分男性可能会有阳痿情况。
原因
间歇性破行可由脊髓血管狭窄或者脊髓血管畸形引起,也可见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等疾病。
1、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1)脊髓性间歇性跛行
脊髓血管狭窄或者脊髓血管畸形,引起脊髓血管缺血。
(2)腰椎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2、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
由于供应下肢的动脉过度狭窄或阻塞导致下肢缺血而引起跛行,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周围动脉血栓、急性血栓形成、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椎管狭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炎等。
就医
1、反复间歇出现跛行,即步行一段路程后,出现腿部酸胀不适、乏力、疼痛,以致患者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又可以继续正常行走。
2、伴腰痛,放射至大腿、小腿、足外侧,常见于腰椎病变;
3、伴下肢无力、麻木、感觉异常;
4、单侧下肢肿胀、疼痛、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常见于血管疾病;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1、疑似腰椎、肌肉、骨骼问题,应于脊柱外科或骨科就医咨询。
2、疑似血管疾病者,应咨询血管外科、风湿免疫科。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出现多久了?
2、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3、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4、除间歇性跛行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足部或腿部皮肤斑点、肿胀、毛发脱落或发冷等?
5、您既往有过血管、脊柱相关疾病吗?
6、您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7、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8、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9、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10、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1、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2、您是否缺乏锻炼?
13、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我间歇性跛行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5、手术治疗存在什么风险?
6、治疗效果怎么样?
7、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评估一般情况。同时辅以B超、X线、MRI、动脉造影等检查来帮助查明病因。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步行状态,足弓动脉搏动情况;检查患者肌力是否正常,下肢肌肉是否有肿胀、压痛等。
1、B超
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
2、X线片
检查脊柱的曲度、椎间高度,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突是否退变肥大,椎体是否滑脱。
3、核磁共振检查
鉴别椎管内有无其他占位性病变,了解脊髓、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状态。
4、动脉造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造影的典型表现为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
诊断
医生会仔细询问症状、生活方式和家族史,并通过检查来明确是否患间歇性破行。同是会注意对血管、神经等病变进行鉴别。
1、神经性和血管性间歇性跛行的鉴别
(1)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下肢可有节段性感觉障碍,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而逐渐缩短,动脉良好。
(2)血管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呈袜套式感觉障碍,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的变化不明显,动脉腔可见狭窄区。
2、病因鉴别
(1)血管源疾病
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呈现一时性或持续性苍白、发绀、有灼热及刺痛,足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行走时激发,休息时消失;小腿部常发生浅表性静脉炎和水肿。检查时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动脉造影可明确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
②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检查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
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主要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和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的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发绀、趾端溃疡、坏疽等。
(2)神经源性疾病
①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肢体无力、间歇性跛行、大小便障碍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脊柱的曲度,椎间高度,是否骨质增生、关节突是否退变肥大、椎体是否存在滑脱。
②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接性跛行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等。
3、其他相似病症鉴别
(1)强迫停立位
在步行时被迫立刻站立,并以手按抚心前部位,待稍缓解后,才离开原位,常见于心较痛发作。强迫停立位严重的患者,甚至可发生昏倒和猝死。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足部关节疼痛,因行走加重,休息后缓解,出现类似间歇性跛行表现。
(3)肌肉假性肥大
先天性糖代谢酶缺乏、糖元沉积在肌肉组织。此病好发于儿童青少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行走或运动时出现肌痛或肌痉挛,当继续运动时,症状反而有所减轻。
治疗
对间歇性跛行者,首先应明确病因,然后根据相关原发疾病治疗。治疗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必要时可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
1、一般治疗
定期步行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且不会出现剧烈运动导致的疼痛。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或糖尿病等疾病,可遵医嘱使用改善血流或降低血栓风险的药物。注意戒烟、减重、健康饮食和锻炼等。
2、手术治疗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血管严重堵塞,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
预后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得到良好的恢复,保持正常的运动功能。但也有可能因对原发病的治疗不及时而影响活动,对工作、生活造成不便。
日常
1、指导病人采取正确卧位
在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床头,使血液量流向下肢,补充下肢含氧血以缓解症状。病情轻者应定时坐起,将双脚踏在地板上。若无医生指导,勿将脚抬高超过心脏。
2、指导病人保持运动与休息的平衡运动
可增进新陈代谢,使肌肉收缩与松弛,促进动脉血液循环。坐位时避免将一脚翘在另一腿膝盖上,因为会压迫到胴动脉,阻碍动脉血流。
3、指导病人做柏格-艾作运动
病人平躺,将双脚抬高45~60°,直到脚部皮肤发白、有刺痛感1-3分钟止,然后取坐位,双腿自然下垂,脚跟踏在地面上,踝部施行背屈与足跖屈、左右摆动的运动,再将脚趾向上翘并尽量伸开,再往下收拢,每一组动作要持续3分钟,此时脚部应该变为完全粉红色。如果肤色变蓝或疼痛时,应立刻平躺并举高脚部,直到舒畅为止。病人恢复平躺姿势,休息5分钟。反复运动10次即可。
4、锻炼
坚持步行锻炼,每天步行20~30分钟,促进侧支循环,增加肌群的功能。
5、饮食
宜低热量、低糖及低脂性食物,避免肥胖,可预防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多摄取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以维持血管平滑肌弹性。
6、足部护理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子、使用护垫或擦润肤油,以预防水疱、胼胝、鸡眼或趾甲内生。冬天宜穿毛袜保暖。当皮肤有破损,溃疡或水疱时,应由医师诊治,不可自行任意涂药。并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皮肤温度,观察病人行走姿势,注意有无溃疡发生。
7、心理支持
尽量避免使病人情绪激动,鼓励病人尽量使身心松弛,因为情绪激动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