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的病因_淋巴结肿大的症状_淋巴结肿大怎么治疗_淋巴结肿大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lymphadenectasis)是指扩大的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可能是源于数量增加的淋巴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或者来源于通常不存在的浸润细胞。这种表现可能是广泛性的(涉及三个或更多的淋巴结组)或局限性的。

英文名称

lymphadenectasis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感染、肿瘤、反应性增生

常见症状

广泛性或局限性的淋巴结肿大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象检查、骨髓检查、血清学检查、淋巴结活检、CT、B超、淋巴结造影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良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及淋巴结结核患者,恶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及白血病患者。

症状

典型表现

1、局部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

(2)淋巴结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多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晚期破溃后可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或有橡皮样感、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如肺癌多向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胃癌或食管癌多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称为Virchow淋巴结;乳腺癌多向腋下淋巴结转移。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可遍及全身,大小不等,无粘连。如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原因

总述
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多在感染细菌、真菌等引起炎症反应后发生。另外,肿瘤、反应性增生等因素,也可导致淋巴结体积增大。
症状起因

1、感染

(1)急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急性蜂窝织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风疹等。

(2)慢性感染:结核、真菌感染、丝虫病及性病等。

2、肿瘤

(1)淋巴瘤: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病。

(2)白血病:急性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浆细胞白血病。

(3)恶性组织细胞病。

(4)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

(5)肿瘤转移: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精原细胞瘤等。

3、反应性增生

(1)急性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2)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3)免疫反应性疾病:药物反应、疫苗接种反应、血清病、Castleman病(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4)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应性亚败血症、结节病等。

4、其他

(1)组织细胞增生症X(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

(2)类脂质沉积症:Gaucher病、Nieman-Pick病。

常见疾病

急性蜂窝织炎、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风疹、结核、丝虫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精原细胞瘤、急性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组织细胞增生症、类脂质沉积症等。

就医

门诊指征

1、局部或者多个部位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逐渐增大,或持久不退;

3、伴邻近部位发现异常肿块;

4、淋巴结肿大处皮肤红肿、有压痛、破溃等;

5、伴发热、咽喉痛、头痛、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

6、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应警惕淋巴结结核;

7、有肺癌、乳腺癌等恶性疾病史;

8、使用一些药物后,出现淋巴结肿大;

9、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空腹抽血。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具体都是哪里可以摸到肿物?最先出现的是哪里?

2、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肿块的?多久了?

3、还有哪些不适症状?

4、淋巴结肿大及其伴随症状的发展情况如何?

5、自觉在哪些情况下肿胀情况会明显?在哪些情况下会缓解?

6、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7、是否患有什么疾病?都接受过什么治疗?

8、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是否接种过什么疫苗?

9、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白血病、肿瘤或出现过类似情况?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6、能根治吗?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淋巴结肿大的程度、分布部位。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能建议患者做血象、骨髓检查、血清学检查,必要时需做CT、B超、淋巴结造影、淋巴结活检。
体格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检查浅表淋巴结。依次为耳前、耳后、耳下、枕后、颌下、颏下、颈部、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触诊时应注意肿大淋巴结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情况,同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及瘘管形成。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淋巴结肿大者应常规查血常规。当淋巴结肿大时,各型白血病较易经血常规检查发现,此时外周血出现数量不等的原始及幼稚细胞。

(1)如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炎性疾病。

(2)淋巴细胞绝对数增加应考虑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

(3)变异淋巴细胞增多超过20%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嗜酸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粒细胞肉芽肿。

(5)在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晚期以及许多实体肿瘤晚期,因肿瘤细胞浸及骨髓,可致全血减少。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细胞、浆细胞瘤、类脂质沉积症等疾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疟原虫、利什曼小体的检出率较高。

3、血清学检查

嗜异性凝集试验>1∶200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疑及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和布氏杆菌病应作相关血清学试验;疑及性传播疾病时可做HIV抗体、梅毒血清等试验。

影像学检查

1、CT、B超

可对全身脏器进行观察,排查可能的疾病,明确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2、淋巴结造影

可明确深部淋巴结是否存在病变。

病理检查
淋巴结活检对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有重要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在诊断淋巴结肿大时多会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如患者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淋巴结肿大、近期是否接触过结核患者等,并询问是否伴有压痛等伴发症状,最后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并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多可做出诊断。

诊断依据

1、了解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起病方式、伴随症状、发展过程等。

2、儿童、青少年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多因急性感染所致。应注意沿淋巴结引流区域寻找感染灶。青壮年急起多处淋巴结肿大伴疼痛、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应注意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但应除外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等。中老年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应警惕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转移癌,一般需活检确认。

3、慢性淋巴结肿大往往提示为慢性炎症如结核、真菌感染等,也见于病程缓慢的淋巴瘤、慢性型Gaucher病、免疫性疾病。

4、全身广泛淋巴结肿大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白血病、免疫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等。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伴随症状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5、伴皮肤瘙痒应考虑霍奇金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伴周期性发热多见于恶性淋巴瘤。

6、局部淋巴结肿大伴低热、盗汗、消瘦,提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或淋巴结转移瘤。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贫血、出血、发热等,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晚期,偶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鉴别诊断

1、急性感染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常呈轻至重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及明显压痛,可伴发热及白细胞增高,治疗后淋巴结可缩小。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多数由局部感染所致。局部脏器感染常引起相应引流区的淋巴结组群肿大,如面部、五官或头颅急性感染,常引起颈部、颌下、耳后、枕后等多处淋巴结肿大。

2、慢性感染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多为轻至重度肿大,质地中等,有轻度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等表现,但肿大淋巴结可互相黏连或与邻近组织黏连,淋巴结大小动态改变不明显。如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丝虫病、真菌感染等。

3、肿瘤所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往往呈进行性肿大、质硬、无红肿及明显压痛,一般亦无黏连和瘘管形成。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转移癌。

4、变态反应性淋巴结肿大

(1)急性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青少年多见,主要表现为高热,颈、腋下、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有轻度压痛,伴有一过性白细胞减少,对抗生素治疗无效。

(2)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一种病因未明的T淋巴细胞调控失常致淋巴细胞经抗原启动后过度增生的疾病,部分病例在病程晚期可转化为外周T淋巴细胞瘤或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3)Castleman病: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又名巨大淋巴结增生。

(4)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互相融合成巨大肿块,经数星期至数月可自行消退。

(5)反应性淋巴结炎:多种药物,如肼苯哒嗪、甲基多巴、异烟肼、苯妥英钠等可引起变态反应,出现皮肤松弛症巨型大疱或呈红斑狼疮型反应,伴淋巴结肿大,停药后肿大淋巴结可缩小或消失。

5、结缔组织病

(1)变应性亚败血症:儿童较成人多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热;反复一过性多形性皮疹与关节疼痛;淋巴结、肝、脾肿大;血、骨髓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而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

(2)结节病:为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疾病。

(3)系统性红斑狼疮: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肿大并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线索。

6、性传播疾病致淋巴结肿大

(1)软下疳:为Ducreyi嗜血杆菌引起的局灶性接触性传染病。

(2)性病淋巴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又称第四性病,是由L型沙眼衣原体引起一种经典性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生殖器、腹股沟淋巴结和肛门直肠病变。多见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在我国较少见。

(3)艾滋病:艾滋病相关征群中有一个亚型,表现为顽固的全身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常持续3个月以上,而近期并无任何可致淋巴结病的疾病或用药史。

7、类脂质沉积症

对小儿或儿童有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做骨髓检查,若发现特殊的泡沫细胞、葱皮样细胞,可分别诊断为Nieman-Pick病、Gaucher病。

治疗

预计治疗

淋巴结肿大的治疗需要建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积极寻找病因,然后针对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进行治疗。一般在进行对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按摩、热敷或冷敷等。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许多原因都可导致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选择不同的药物。如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一些抗感染药物,如头孢等;若是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通常需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若是恶性肿瘤引起淋巴结肿大,可采取化疗和放疗的方式治疗;对于部分不能明确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宜追踪观察及对症处理。

2、按摩疗法

人体的许多部位都有淋巴结的分布,其中腹部沟是淋巴结分布最多的位置,患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可以在每天早上或晚上睡觉前,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合适的力度按摩淋巴结,有利于缓解淋巴结肿大。

3、物理疗法

(1)热敷:用温热的水弄湿干净的面巾,然后将温热的面巾敷在肿大的淋巴结上面。一直敷到面巾变凉。每天重复3次,温敷促使更多血液流向淋巴结肿大的部位,有助于消肿。

(2)冷敷:可以用湿冷的毛巾敷在淋巴结肿大的位置10~15分钟,每天重复3次,有利于消肿。

预后

一般预后

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不同,预后也不同。通常普通细菌感染治疗后见效快;淋巴结核治疗周期长;淋巴瘤或肿瘤淋巴结转移预后多不佳。

危害性

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自愈性

部分症状较轻的淋巴结肿大有自行缓解的可能。

治愈性

通常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肿瘤及反应性增生等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是否能治愈则取决于其病因,如恶性淋巴瘤患者早期发现、合理治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治愈率

淋巴结肿大的治愈率取决于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如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根治性

一般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过服用抗感染药物后,可以根治。

日常

护理原则
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或过度劳累,同时谨遵医嘱服药。
心理护理

1、患者在出现淋巴结肿大后,难免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此时应当保持冷静,积极寻求医生帮助,避免自己胡思乱想。

2、部分由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患者要相信医生,避免悲观、厌世等消极情绪的刺激,可以通过多和医生交流来提高克服疾病的信心。

3、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要多关心安慰患者,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

用药护理

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己随意加减药量,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医生。

生活管理

1、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或长时间工作。

2、太用力按压淋巴结可能导致周围的血管破裂,造成进一步伤害或引发感染。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因为他们可能因为烦躁而试图揉捏淋巴结。

3、患者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游泳、跑步等。

病情监测

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加重、淋巴结越来越硬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复诊须知

严格遵医嘱复诊,复诊时需携带病历及相关资料。

饮食

饮食建议

淋巴结肿大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鱼肉,多食用有营养、维生素丰富的水果。

饮食禁忌
不可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花椒、葱、姜、蒜等等,因为辛辣、刺激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炎症、疼痛加重,同时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预防

预防措施
预防淋巴结肿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拥有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切忌暴怒、郁闷和思虑过度。积极锻炼身体,合理运动,增强体质。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