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的病因_皮疹的症状_皮疹怎么治疗_皮疹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皮疹

皮疹(rash)是皮肤损害体征的总称,亦称皮肤损害(即皮损),指被他人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发生在皮肤、黏膜上所呈现的病变。皮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损害,皮肤病、全身系统疾病均可发生,不仅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患者社会心理方面产生影响。

英文名称

rash

其它名称

皮肤损害(皮损)

主要病因

可能与年龄、性病、遗传、感染、外伤、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内分泌障碍、神经精神因素、中毒、化学或物理性刺激等有关

常见症状

斑疹、丘疹、斑块、风团、结节、水疱及大疱、脓疱、囊肿、糜烂、溃疡、浸渍、裂隙、瘢痕、萎缩、鳞屑、痂、抓痕、苔藓样变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查、分泌物涂片镜检、外斐反应检测、肥达反应检测、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无特发群体

症状

典型表现

皮疹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损害是皮肤病最早出现的皮肤损害,因在不同的皮肤病中有不同的原发损害,它对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特异性。继发损害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也可由其他刺激或损伤原因引起,是发生于原发疹上或是原发疹消退后所出现的另外一种皮疹。

1、原发性皮损

(1)斑疹

由皮肤局限性颜色改变。皮损与皮面相平,无隆起与凹陷,视诊可见但不可触及;直径>3~4cm的斑称为斑片。根据其颜色不同可将斑分为以下几种:

①红斑:由局部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增多及充血所致、皮损压之可褪色,可分为炎症性红斑(如丹毒)和非炎症性红斑(如鲜红斑痣)。

②瘀点和瘀斑:由毛细血管破裂后红细胞外渗到真皮内所致。皮损压之不褪色。直径<2mm者称为瘀点,>5mm者称为瘀斑。

③色素沉着斑:由表皮细胞中色素增多引起,可分为先天性(如先天性色素痣)和后天性(如黄褐斑)。

④色素减退斑:由表皮细胞中色素减少引起,可见于白色糠疹、花斑癣等。

⑤色素脱失斑:由表皮细胞中色素脱失引起,可分为先天性(如白化病)和后天性(如白癜风)。

(2)丘疹

是质地坚实的局限性、隆起性损害,直径一般<1cm,它可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如银屑病)、代谢产物聚积(如皮肤淀粉样变)或炎细胞浸润(如漫疹)引起。丘疹表面可光滑或粗糙,形状可为扁平、圆形或中央有脐凹,颜色可呈紫红色(如扁平苔藓)、淡黄色(如黄色瘤)或黑褐色(如色素痣)。大小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斑丘疹;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时称丘疱疹;顶部有较小脓疱则称丘脓疱疹。丘疹可转变为水疱、脓疱、斑块或糜烂面,亦可吸收消退。

(3)斑块

为直径>1cm的扁平、隆起的浅表性皮损。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

(4)风团

为暂时性、水肿性、隆起性皮损。由真皮乳头层血管扩张、血清渗出所致,皮损大小不一,可为红色或白色,周围常有红晕,发生快、消退亦快,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5)结节

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可深达真皮或皮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结节可由炎性浸润(如结节性红斑)或代谢产物沉积(如结节性黄色瘤)所致;结节可吸收消退,亦可溃破成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

(6)水疱和大疱

是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皮损。直径>1cm者称大疱,可直接发生亦可由丘疹转变而来。水疱可位于角质层下(如白痱)、表皮内(寻常型天疱疮)或表皮下(大疱性类天疱疮)。依据位置不同疱壁可呈紧张或松弛,内容物含血液者称血疱。

(7)脓疱

是高出皮面内含脓液的局限性、腔隙性皮损。疱液浑浊,可稀薄或黏稠,周围常有红晕,愈合后是否留有瘢痕与脓位置深浅有关,有的脓疱为无菌性脓疱(如角质层下脓疱病)。

(8)囊肿

是含有液体、半固体黏稠物或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一般位于真皮中或更深的位置,可隆起于皮面或仅可触及,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弹性,大小不等。常见的有粟丘疹、皮样囊肿等。

2、继发性皮损

(1)糜烂

为局限性表皮缺损。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脱痂、丘疹抓破后露出湿润面而形成,因系表皮缺损而未累及基底膜带和真皮,故愈合较快且预后不留瘢痕。

(2)溃疡

为局限性深达真皮或更深的皮肤缺损。感染、放射性损伤、皮肤癌等均可引起溃疡,其大小、形态各异。基底部常有坏死组织,边缘陡直、倾斜或高于周围皮肤,因累及基底膜带甚至真皮,故愈合较慢且预后留瘢痕。

(3)浸渍

皮肤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如湿敷较久、指(趾)缝等皱褶部位经常潮湿)导致的皮肤含水量增多、角质层软化,皮肤变白变软甚至起皱称之。患处受摩擦后表皮易脱落而露出糜烂面、容易继发感染。

(4)裂隙

也称皲裂,为线条状的皮肤裂隙,通常深达真皮。常因皮肤炎症、浸润增厚或角化导致皮肤弹性减弱后活动牵拉而引起,故常见于活动部位如掌跖、指趾、口角等处。

(5)瘢痕

真皮及其以下组织缺损或破坏后,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成。皮损表面光滑无弹性、无皮纹和毛发。按其与周围正常皮肤的高低关系可分为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肥厚性瘢痕)和平滑瘢痕。

(6)萎缩

为皮肤退行性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由表皮细胞数目(或真皮)和皮下的结缔组织减少所致。表皮萎缩常表现为皮肤变薄,外观半透明、表面有细皱纹,正常皮沟变浅或消失;真皮萎缩则表现局部皮肤凹陷,表皮纹理可正常,毛发可能变细或消失;皮下组织萎缩则表现为凹陷明显。

(7)鳞屑

是脱落或即将脱落的角质层细胞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所引起。鳞屑的大小、厚薄、形状不一,可呈糠秕状(如花斑癣)蛎壳状(如银屑病)或大片状(如剥脱性皮炎)。

(8)痂

有溶液的创面、滲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根据内容物的不同,可呈黄色(浆液性)黄绿色(脓性)、暗红或黑褐色(血性),形态大小、厚薄各有不同。

(9)抓痕

也称表皮抓破,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缺失。常见于各种瘙痒性皮肤病,若损伤较浅则预后不留瘢痕。

(10)苔藓样变

也称苔藓化,即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界限清楚。由经常搔抓、摩擦使角质层和棘层增厚以及真皮产生慢性炎症改变所致。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原因

总述
皮疹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年龄、性病、遗传、感染、外伤、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内分泌障碍、神经精神因素、中毒、化学或物理性刺激等有关。明确病因对皮疹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症状起因

1、一般发病因素

(1)年齡

很多皮肤病的发病与年龄有一定关系。某些年龄组容易发生某些皮肤病。新生儿期可发生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婴儿期可发生婴儿湿疹、大疱表皮松解症等,幼儿期可发生白色糠疹、异位性皮炎、色素性荨麻疹等,青春期可发生寻常性痤疮、脂溢性皮炎等,中年以上到老年易发生皮肤瘙痒症、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肤癌等。

(2)性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及系统性硬皮病多见于女性,月经疹只见于女性。痤疮、脂溢性脱发多见于男性,须疮只发生于男性。

(3)种族

种族不同,其遗传体质和对某些疾病的反应也不相同。如白种人皮肤色素少,皮肤癌发生率比较高,但黑色丘疹状皮炎仅见于黑种人。

(4)气候与季节

某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如多数银屑病、湿疹在冬季加重,多形性红斑及玫瑰糠疹易发生于春秋季,痱子多发生于夏季,冻疮易发生于冬季寒冷又潮湿的地方,花粉过敏性皮炎易发生在春季。

(5)职业

很多皮肤病与患者所从事的职业有关。不但与现在的职业,还与过去的职业有关。如化学工业工人易发生化学性接触性皮炎,演员易发生油彩皮炎,外科医师易发生刷手皮炎,农民易患稻田皮炎。

(6)环境

某些皮肤病的发生与环境有一定关系。如光敏性皮肤病在高原地区发病较多,银屑病在寒冷地区易于发生。

(7)个人卫生

讲究个人卫生,不易染上虱病或疥疮。过多用肥皂热水擦洗者,在冬季易发生皮肤干燥、瘙痒或破裂。

(8)病灶

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感染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中耳炎及肠寄生虫病等有关。

(9)社会因素

有些疾病的传播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患者的生活条件、经济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信仰等。

(10)接触史

接触可疑患者、动物、植物、药品、工业化学品或服用可疑食品与药品以及既往过敏史。

(11)自然环境改变

如寒冷、湿热、日光、风雨、潮湿、季节、昼夜对疾病的影响。

(12)生理变化

青春期、老年、妊娠、月经等与皮疹的关系。

2、主要发病因素

(1)物理性因素

因摩擦、压力等所致的皮肤损害有鸡眼、胼胝及压疮等,因温度变化而起的有烫伤、冻疮等,放射线可引起放射性皮炎,受光照射后可发生光感性皮炎。

(2)动物性因素

如由虫咬而致的虫咬皮炎,蜂类等刺蜇而发生的皮炎,因桑毛虫的毒毛或刺毛虫的刺毛刺入皮肤而引起的皮炎等。

(3)植物性因素

油漆等刺激而发生的皮炎。

(4)化学性因素

许多药物染料及化学原料或制成品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

(5)生物性因素

细菌,如球菌所致疖、毛囊炎、痈、丹毒及脓疱疮,杆菌引起麻风及皮肤结核;病毒可致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螺旋体引起梅毒等;真菌引起各种浅部、深部真菌病;寄生虫引起钩蚴皮炎、猪囊虫病等。

(6)遗传

如鱼鳞病、白化病、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毛囊角化病、色素性干皮病及肠病性肢端皮炎等。

(7)胎传

如胎传梅毒。

(8)食物

如对某些食物过敏而发生的荨麻疹。

(9)代谢障碍

如脂质代谢障碍引起黄色瘤蛋白质和皮肤淀粉样变等。

(10)神经精神因素

麻风周围神经病变可发生皮肤溃疡;精神障碍可发生人工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斑秃、多汗症及胆碱能性荨麻疹等。

(11)内分泌紊乱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可引起痤疮、多毛、萎缩纹及满月脸等;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发生皮肤黏液性水肿;妊娠时可发生黄褐斑、妊娠疱疹等。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可引发肢端发绀、象皮肿等。

(12)病灶感染及内脏疾病

病灶感染可诱发荨麻疹、湿疹和多形红斑;糖尿病可伴发黄色瘤、疖病、痈、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及皮肤瘙烽症;肝病可伴发皮肤瘙痒症和掌红斑;消化道肿瘤可伴发黑棘皮病;内脏恶性肿瘤可伴发皮肌炎等。

3、促使皮疹发展或加重的因素

(1)精神情况

精神紧张、精神创伤、情绪波动或抑郁,以及心理异常均可使皮疹发生或加重。

(2)搔抓

一些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常因患者不断搔抓而使皮损变厚,皮损变厚反过来又加重瘙痒。一些感染性的皮肤病如脓疱疮、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还可因搔抓而蔓延。

(3)热水肥皂烫洗

很多皮疹奇痒难忍,患者常喜用热水烫而使皮损加重。特别是对一些急性湿疹皮炎,烫后皮肤毛细血管更加扩张,糜烂渗出加重。有些皮损常因使用肥皂使病情恶化。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及冬季瘙症用肥皂洗后,皮肤更干燥可使瘙痒加重。

(4)日晒

光感性皮炎、湿疹等,常因强烈日晒后反而加重。

(5)饮食不当

一些皮疹可因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葱、蒜等)或“发物”(如鱼、虾、羊肉等)而使病情加重。

(6)其他

用药不当特别是外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都可使原有皮损加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易导致皮疹难以治愈或复发。

常见疾病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婴儿湿疹、大疱表皮松解症、白色糠疹、异位性皮炎、色素性荨麻疹、寻常性痤疮、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肤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系统性硬皮病、月经疹、脂溢性脱发、须疮、痱子、冻疮、过敏性皮炎、光敏性皮肤病、银屑病、虱病、疥疮、肠寄生虫病、鸡眼、胼胝、压疮、放射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毛囊炎、痈、丹毒、脓疱疮、麻风、皮肤结核、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梅毒、钩蚴皮炎、猪囊虫病、鱼鳞病、白化病、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毛囊角化病、色素性干皮病、肠病性肢端皮炎、荨麻疹、皮肤淀粉样变、斑秃、多汗症、胆碱能性荨麻疹、萎缩纹、满月脸、皮肤黏液性水肿、黄褐斑、妊娠疱疹、肢端发绀、象皮肿、黄色瘤、黑棘皮病、传染性软疣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突发高热伴皮疹;

2、突发大范围的皮疹;

3、出现严重皮肤感染现象,如皮肤破溃、流脓;

4、出现其它严重病情。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不明皮疹,反复发作或迟迟不消退;

2、伴发热;

3、伴耳后淋巴结肿大等;

4、伴明显疼痛、瘙痒或脱皮等;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行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如出现严重过敏,出现皮疹的同时还逐渐感觉呼吸困难,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2、如病情较平稳,可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如天气凉爽,可穿较为宽松的衣服,方便医生进行检查。

3、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皮疹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2、您觉得疼吗?痒吗?

3、您都有哪些部位出现了皮疹?

4、您皮疹的出现是持续性、间断性,还是偶发的?

5、自从您发现皮损以来,您的皮疹是否加重或减轻了?有什么原因么?

6、除了皮疹您还有其他不适么?发烧吗?

7、您觉得有什么原因诱发您出现皮疹么?对什么过敏么?

8、您周围有人出现过相似的皮疹吗?

9、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症状么?

10、您之前是否治疗过?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皮疹?

2、我的皮疹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的皮疹会传染吗?

6、这次治好后,我的皮疹还会复发么?

7、我在日常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通常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机体健康状态和皮疹情况,并初步推测机体可能存在的病变,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以进一步详细明确机体所患疾病。各项检查结果对皮疹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均有重要价值。
体格检查
观察皮疹出现的形态、大小、颜色、分布、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的顺序、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脱屑等相关体征对传染性皮疹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
实验室检查
对感染性皮疹最有力的确诊依据是病原学检查。相应的血清学特异性lgM检查,如麻疹lgM、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V)lgM、巨细胞病毒(CMV)lgM,流行性出血热lgM等;PCR检查方法,可检查出HIVRNA,HBVDNA等,有助于感染病原体的诊断;分泌物涂片镜检,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淤点涂片检查等,可特异性诊断可确诊疾病。外斐反应、肥达反应等检测非特异抗体,对疾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病理检查
必要时还需进行皮肤活组织检查。选择典型的皮损,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沿皮纹方向切取梭形组织(约10×6mm)或用环钻切取,应深达皮下组织,放固定液中,送病理科。通过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对皮疹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家族史、外伤史、用药史、过敏史,结合皮疹的典型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再结合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查、分泌物涂片镜检、外斐反应检测、肥达反应检测、病理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多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常见皮疹表现鉴别:

1、斑疹

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

2、丘疹

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

3、玫瑰疹

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圆形斑疹,压之褪色。

4、斑丘疹

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即为斑丘疹。

5、荨麻疹

又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或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

治疗

预计治疗
皮疹的处理应根据疾病的种类和皮疹所处的病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可针对病因或病理改变情况,选用外用药物疗法、内服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皮肤外科疗法。通常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后,皮疹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
治疗方法

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猩红热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勿抓破皮肤,防止继发感染。年长儿每日用温热淡盐开水洗漱数次。

(2)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3)支持疗法:重型患儿可输血浆或全血,能起到中和毒素、增加抵抗力的作用。

2、风疹

(1)一般疗法:风疹患者一般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症状较重者应卧床休息,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

(2)并发症治疗:脑炎出现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3)先天性风疹:自幼即应有良好的护理教养,医护人员应与患儿父母、托儿所保育员、学校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观察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测听力,矫治畸形,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帮助其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劳动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4)药物治疗:除对症治疗外,干扰素、利巴韦林等可能有助于减轻病情。

(5)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药、止咳药及镇痛药,喉痛用复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拭,结膜炎用0.25氯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3、水痘

(1)加强护理,如勤换内衣、剪短患儿指甲、戴手套以防抓伤和减少继发感染等。

(2)保持空气流通,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

(3)皮肤瘙痒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必要时可给少量镇静剂。

(4)抗病毒药物首选阿昔洛韦,应尽早使用,一般应在皮疹出现的48小时内开始。

日常

护理原则

1、皮疹的护理

(1)病情观察

每天观察患者的皮疹情况及用药后皮疹的反应,有无红肿、皮疹加重、刺痒感等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向医师反馈。

(2)遵医嘱正确用药

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交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皮肤护理

患者皮肤损害常有渗出、结痂、脱屑等治疗又需用大量外用药,所以必须经常及时更换污染衣裤及被褥,沐浴清洁皮肤。

(4)止痒

皮疹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晚间尤甚,可影响患者睡眠和情绪,应向患者耐心解释,尽量避免搔抓、摩擦,经常剪平指甲,并避免用热水烫洗来止痒。此外,可酌情给予抗组胺类药或镇静催眠类药物。

(5)减轻疼痛

有些皮损(溃疡、糜烂、疖肿等)可引起疼痛。治疗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预先计划好操作流程,动作轻柔、快捷,减少由于操作引起的疼痛。在进行局部皮损清洁时要用棉球,禁用纱球,因纱球表面粗糙,再擦涂皮损表面时会加重患者疼痛。操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多与其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疼痛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换药前30min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预防并发症

(1)患者指甲不要过长,保持清洁,夜晚可戴棉质手套,以免睡眠时不自主地抓破皮肤。

(2)叮嘱患者瘙痒严重时勿用力搔抓,防止造成皮肤破渍。局部出现水疱或脓疱时不可挤压碰破,应由护理人员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进行清洁处理。结痂、脱屑严重的皮疹,患者不要私自揭掉痂皮,此时底层皮肤并未愈合,揭掉结痂可引起皮肤破溃、出血,增加感染机会,因此结痂应让其自然脱落。

(3)每天观察皮疹情况,注意有无好转或破溃、出血。对局部破损严重的患者,可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皮肤褶皱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的皮疹,应保持干燥,协助患者尽量暴露局部皮肤,此时要注意调整室温,避免患者着凉。

(4)保持衣服、床单、被服的干净,毛巾专人专用。

(5)卧床患者不能活动应定时协助其翻身,为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密切观察肛周皮肤的变化,如有红肿、浸渍,则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每日涂抹收敛、保护性膏剂。

(6)伴有糜烂、溃疡的皮疹患者,应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患处,如果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在生理盐水中同时可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起到局部抗炎作用。

(7)患者需要输液治疗时尽量选择皮肤表面无破溃、无脓疱的部位进行穿刺,粘贴胶布时避开有皮疹的皮肤,以免受到胶布的影响使皮疹加重。如果没有完整皮肤可用于粘贴胶布,则用绷带或纱布缠绕固定。

3、饮食护理

皮疹患者应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浓茶、可可等兴奋神经的饮料。大面积、全身性皮疹的患者,会大量丢失蛋白,应进高蛋白饮食。

4、用药指导

(1)局部使用类固醇药膏时,应注意用药量,涂药时只涂抹薄薄一层即可,用量太多会引起皮肤变薄、表皮血管扩张及出现皮肤皱褶等不良反应。

(2)面部、外生殖器或皮肤皱褶处的皮疹只能用低效类固醇药膏,如尤卓尔,而强效类固醇膏禁用此处。

(3)长期口服类固醇患者易发生感染,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及血常规的变化,如发现体温升高等感染征兆时及时上报医师。

(4)长期口服类固醇患者应严格遵医嘱逐渐减量,不可自行突然停药。

5、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会因皮疹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悲观、消沉甚至自弃,不良的心理精神状态对疾病的转归起负面影响。家属要注意关注患者的言行举止和要求,掌握其心理变化及其主要原因,耐心倾听患者叙述。对外观改变的患者,应针对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心理支持,指导其适应新环境。对患者给予详细耐心的解释,使其了解目前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有计划地教导患者皮肤保洁方法和用药方法,鼓励并要求其参加治疗和病情照顾。对患者的积极行为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

6、健康教育

(1)避免接触加重或诱发皮疹的因素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应明确知道避免接触致敏物质,避免食用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异性蛋白,如鱼、虾、蟹等。对药物过敏反应引起药疹的患者说明今后不能再用有关的致敏药物。应向光感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卟啉病患者说明日光或紫外线与发病的关系,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患者应了解少饮浓茶、酒和少食辛辣食物可减少发病。

(2)注意皮肤的清洁

多洗澡,勤换衣裤及被褥,让患者了解经常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皮肤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3)避免搔抓、搓擦皮肤

瘙痒是皮疹常见的伴随症状,应说服患者做到不抓或少抓,剪平指甲,不要外用刺激性药物勿过度烫洗。

(4)指导用药

向患者详细介绍用药的药名、用法、时间、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如多数抗组胺药有嗜睡作用,尽可能在晚上服用;皮质激素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及逐步停药;应用免疫抑制药治疗时注意随访血常规和肝功能。湿敷患者应让其了解湿敷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及其亲属具体方法;其他外用药也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