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病因_血栓的症状_血栓怎么治疗_血栓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血栓

血栓(thrombus)是指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正常情况下,血液具有潜在的可凝固性,主要作用是在外伤、出血等情况下起到局部凝固、止血等作用。但有时凝血过程会被异常触发,导致血栓形成。

英文名称

thrombus

主要病因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异常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加

常见症状

头痛、呕吐、流涎、肢体麻木、呼吸困难

检查项目

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糖测定、血脂检测、CT检查、血管造影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

流行病学

传染性

症状

典型表现

血栓的形成对破裂血管起止血作用,这是对机体有利的一面。但多数情况下,血栓对机体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如阻塞血管、栓塞、引起心瓣膜变形和广泛性出血。

1、阻塞血管

动脉血管管腔未完全阻塞时,可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缺血,完全阻塞而又无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则引起梗死。如脑梗死、心肌梗死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肢体的梗死等。深静脉阻塞则可引起淤血、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如肠出血性梗死等)。

2、栓塞

当血栓与血管壁黏着不牢固时,或在血栓软化、碎裂过程中,血栓的整体或部分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运行,引起栓塞。若栓子内含有细菌,可引起组织的败血性梗死或脓肿形成。

3、心瓣膜变形

风湿性心内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可反复形成血栓,发生机化后可使瓣膜增厚变硬、瓣叶之间粘连,造成瓣膜口狭窄,并引起瓣膜关闭不全。

4、广泛性出血

广泛、大面积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可导致肺、肾、脑、肝、胃肠、肾上腺、胰腺等器官出现组织广泛坏死及出血。有时也可因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等原因,出现血液凝固障碍,引起患者全身广泛性出血和休克,称耗竭性凝血障碍病。

原因

总述
血栓的形成是血液在流动状态,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致血液发生凝固。血栓的形成条件包括: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异常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加。
症状起因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风湿性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区的心内膜,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创伤性或炎症性的动、静脉损伤部位等。缺氧、休克、败血症和细菌内毒素等可引起全身广泛的内皮损伤,激活凝血过程,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全身微循环内形成血栓。

2、血流状态异常

主要指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有利于血栓的形成。静脉比动脉更易于发生血栓,常发生于心力衰竭、久病和术后卧床患者。虽然心脏和动脉内的血流快,不易形成血栓,但在二尖瓣狭窄时的左心房、动脉瘤内或血管分支处血流缓慢及出现涡流时,也易并发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

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此状态可见于原发性(遗传性)和继发性(获得性)疾病。

(1)遗传性高凝状态

最常见为第V因子基因突变,常见于患有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此外还与抗凝血酶Ⅲ、蛋白C或蛋白S的先天性缺乏有关。

(2)获得性高凝状态

常见于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胃癌等。此外还可出现在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产后导致大失血时,以及妊娠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和肥胖症等。

常见疾病

风湿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败血症、心力衰竭、二尖瓣狭窄、动脉瘤、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妊娠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长期卧床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些患者若突发急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要警惕肺栓塞;

2、突发剧烈头痛,突发偏瘫、嘴歪眼斜、言语不清等,要警惕脑血栓等;

3、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大汗、极度恐惧感、呼吸困难等,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4、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诊科室

1、血栓形成后,常造成危及生命的急症,应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如血栓堵塞脑血管者,须在神经外科接受诊治。

3、若血栓堵塞在心脏,须在心血管内科接受诊治。

4、若是肢体血栓形成,须在血管外科接受诊治。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多种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就医前建议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过于肥腻食物以及过量饮酒,以免影响部分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有血栓的?

2、其他部位还发现有血栓吗?

3、还有哪些不适症状?

4、平时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怎么样?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5、平时应酬多吗?有没有抽烟或喝酒的习惯?具体的量是多少?

6、亲属中有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的吗?

7、还得过其他什么病?

8、最近有接受过什么治疗?吃过什么药?

9、平时的饮食、活动情况是怎样的?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是什么导致的血栓?严重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3、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4、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5、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

6、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需要控制饮食吗?

8、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应做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再结合病史与阳性体征,根据临诊需要,选做CT、MRI、多普勒超声或血管造影等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检查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有无感觉障碍或反射异常,病变部位是否存在压痛或肿块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化验: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电解质等。这些检查可判断血液的情况,有利于发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影像学检查

1、CT、核磁共振检查(MRI)

可观察到血栓引起组织梗死的部位,并对血栓的治疗和患者预后情况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2、多普勒(TCD)及动脉超声检查

TCD可发现大动脉狭窄、闭塞并评估侧支循环的情况,还可进行微栓子监测,对于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动脉超声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血管狭窄及闭塞。

3、血管造影

能更清晰的显示血栓的栓塞部位及血流情况。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区分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等不同类型,以上四类虽均为血栓,但其病理变化及原发疾病有所不同,治疗也有所差异。

鉴别诊断

不同类型的血栓需要鉴别,具体鉴别点如下:

1、白色血栓

发生于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白细胞黏附,形成白细胞边层,推测是由于纤维素崩解产物的趋化作用吸引而来。血小板小梁之间由于被激活的凝血因子的作用而形成网状的纤维素,其网眼内含有少量红细胞。肉眼观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硬,与血管壁紧连。

2、混合血栓

静脉的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即是混合性血栓。其形成过程是:以血小板小梁为主的血栓不断增长以致其下游血流形成漩涡,从而再生成另一个以血小板为主的血栓,在两者之间的血液发生凝固,成为以红细胞为主的血栓。如是交替进行,乃成混合性血栓。在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维颤动时,在左心房可形成球形血栓,这种血栓和动脉瘤内的血栓均可见到灰白色和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也是混合性血栓。

3、红色血栓

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其形成过程与血管外凝血过程相同。因此,红色血栓见于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在纤维素网眼内充满如正常血液分布的血细胞。肉眼观呈暗红色。新鲜的红色血栓湿润,有一定的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弹性,并易于脱落造成栓塞。

4、透明血栓

这种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

预计治疗
血栓的治疗目的为溶解和去除血栓,恢复血管功能。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来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措施。目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常用的治法。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溶栓药物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

(2)其他药物

①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

②抗凝药物:如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华法林等。

③降纤药物:如降纤酶及安克洛酶等。

以上药物均有一定的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2、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行手术取出血栓。

3、其他治法

恢复期间或者遗留后遗症者,可采取针灸、理疗或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促进其恢复。

相关药物

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

预防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可能引发血栓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肺心病及感染等。

2、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可降低血栓的发生。

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或加重。

4、长期卧床患者,定期改变体位;术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早期下床活动,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5、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栓弹力袜来减少血栓的发生。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