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病因_高血压的症状_高血压怎么治疗_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xuanhujiaoyu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或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根据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高血压定义为在非药物控制的前提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根据是否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英文名称

hypertension

主要病因

疾病、遗传因素、精神和神经作用、吸烟

常见症状

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血液生化及放射性核素检验、肾功能检查、肾脏及肾上腺的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肾内科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地区分布特点

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美国黑种人约为白种人的2倍。

2、年龄分布特点

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

3、好发人群

(1)吸烟者;

(2)超重和肥胖者;

(3)经常大量饮酒者;

(4)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5)精神压力过大者;

(6)年长者;

(7)有不良饮食习惯者。

好发人群

无特发群体

症状

典型表现

高血压病的症状较为复杂,往往因人而异。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在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中,有将近40%可没有自觉症状;晚期症状多与不同程度并发症有关。

1、头痛、头重

(1)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头痛有以下几个特点:疼痛部位通常在后脑部,或两侧太阳穴部位;痛状呈跳动性,程度较为厉害;颈后部可有搏动的感觉。

(2)有的患者也可以出现头部的沉重感或者是压迫感。这种症状在早晨起床之后较为明显,在洗脸或者吃完早饭之后会有一些缓解。剧烈运动时又会加重。

2、头晕

头晕也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的人经常头晕失眠,到医院检查之后才发现是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感觉头晕,脑子里面嗡嗡响。

3、心悸

就是患者心中发慌、感觉心脏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早期多数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很难记住近期发生的事情,而远期记忆力不受影响。

5、烦躁、心慌、失眠

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性情较为急躁,遇事容易激动。有的患者早期出现失眠,但不一定在偶然一次就诊时就发现血压不正常,需多次反复测量才能确定。

6、手脚麻木

有一些高血压病患者,常会有手指麻木和僵硬感,也有的在手臂皮肤上出现如蚂蚁爬行的感觉,或双下肢对寒冷特别敏感,走路时腿部疼痛明显。部分患者由于颈背肌肉酸痛、紧张,常被误诊为肌肉劳损、风湿痛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因为血管收缩或动脉硬化,肢体或肌肉供血不足而致。

7、肾脏病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还可出现尿频、蛋白尿等症状。

8、健忘耳鸣

高血压引起的耳鸣通常是双耳耳鸣,持续时间比较长。高血压患者过了初期之后,很可能会出现健忘耳鸣的状况。这些状况一方面是高血压、血管硬化、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另一方面可能与神经衰弱有关。

9、高血压重症

(1)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而产生的临床征象。表现为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病情较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癫痫样发作等。

(2)高血压危象:指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周围血管阻力的突然升高,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血压以收缩压显著升高为主,也可伴随舒张压升高。

原因

总述

高血压按病因是否明了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目前的病因并不明确,继发性高血压多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而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5%。

症状起因

1、原发性高血压

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了,主要在排除了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后才能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约有95%的高血压患者归属于此类。目前尚难根治但可以控制。

2、继发性高血压

(1)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脏病变(多囊肾)、继发性肾脏病变(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等)、肾动脉狭窄或肾肿瘤等。

(2)内分泌疾病: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等。

(3)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4)颅脑病变:如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等。

(5)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等。

3、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

(2)饮食: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血压增高。

(3)长期精神紧张: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也较多。此类高血压病人经休息后症状和血压可获得一定改善。

(4)吸烟:吸烟可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而使血压增高,同时可以通过氧化应激损害一氧化氮(NO)介导的血管舒张,引起血压增高。

(5)体重: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6)药物: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药时间长短有关。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逆转,在终止服药后3~6个月血压常恢复正常。其他如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甘草等也可使血压增高。

(7)性别和年龄: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尤其35岁之前;35岁之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后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高比舒张压更明显。

常见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肾动脉狭窄、肾肿瘤、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突发严重头痛、呕吐、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等,应警惕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

2、突发心前区剧烈绞痛,蔓延至左肩、左背,持续不缓解,伴大汗、面唇发紫、强烈死亡恐惧感,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3、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正常人或合并高血压家族史、肥胖、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者

(1)体检发现血压明显升高;

(2)长期反复发生不明原因头晕、头痛、头发沉、心慌,或伴耳鸣等。

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高血压。

2、高血压患者

(1)长期用药并自行监测,发现血压控制不理想;

(2)头晕、头痛、耳鸣、手麻等症状持续加重;

(3)反复发作心慌、心前区绞痛;

(4)尿频、蛋白尿等疑似肾脏受损表现;

(5)出现视物模糊等眼底病变可能。

出现以上情况亦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若高血压伴有意识模糊、心绞痛等危急情况时,应立即去急诊科治疗。若病情平稳,患者可根据情况去不同科室就医诊治。

1、怀疑原发性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心血管疾病,可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2、怀疑肾炎、肾动脉狭窄等病变,可去肾内科就诊。

3、怀疑甲亢等内分泌疾病,可去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再次进行血压测量,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3、还可能需要行各种抽血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高血压是何时出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压有变化吗?

2、除高血压,您是否还存在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表现?

3、哪种情况会导致您的血压升高或下降?

4、您以前有过高血压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近期有服用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吗?什么药?

6、您有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吗?哪种药物?

7、您曾经或目前患有甲亢、垂体瘤、肾炎等可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吗?

8、您的亲属有人也存在有高血压吗?

9、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平时喜欢喝酒吗?每天喝多少?

11、您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吗?是否使用药物控制?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首先需要进行血压测量及其他体格检查,然后通过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等检查检测高血压的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以及有无合并的疾病等,必要时可进行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

体格检查

1、血压检查

血压检查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取坐位上臂血压,测量位置应与心脏水平。

2、视诊

观察是否有库欣综合征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

3、听诊

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4、触诊

甲状腺,胸部检查,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或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

5、眼底检查

使用眼底镜进行视网膜的检查。视网膜是医师唯一能直接观察到高血压对小动脉发生影响的部位。视网膜小动脉的病变可能与身体其他部位如肾脏的小动脉和其他血管的病变相似。通过了解视网膜的病变程度(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医生可以对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实验室检查

可帮助高血压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以及有无合并的疾病,有利于治疗时选择恰当的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是血钾)等检查应作为本病患者的常规检查。对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血和尿儿茶酚胺等检查项目。

1、血常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黏稠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死)和左心室肥大。

2、尿液检查

早期患者尿常规正常,但此时可出现微量尿蛋白,24小时尿或点尿法测定微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增加(30~300mg/g)是肾脏损害的早期标志,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微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24小时尿白蛋白超过1g以上提示肾脏受损明显,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3、肾功能

多采用血尿素氯和肌酐来评估。早期患者检查并无异常,当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u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u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此时,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一敏感而实用的肾功能检测方法。

4、其他

患者可伴有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I的降低。亦常有血糖增高和高尿酸血症。部分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升高。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检查心脏有无增大、肺部有无病变。

其他检查

1、心电图

检测出心脏的变化,特别是心肌的肥厚(肥大)或心脏的扩大。

2、动态血压监测(ABPM)

动态血压监测是由仪器自动定时测量血压,每隔15~30分钟自动测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双峰一谷,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而夜间血压明显降低。目前认为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范围为: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均值<135/85mmHg,夜间血压均值<120/70mmHg。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是否存在顽固性高血压,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以及治疗效果等。

诊断

诊断原则

高血压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在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的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典型症状及相关的检查才可以诊断。需要注意的是,血压的测量应在病人静坐或平卧5分钟后进行。而且应在受试者站立几分钟后再次测量,特别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

诊断依据

1、确定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分级。

(1)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

(2)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4)单收缩期高血压为收缩压高于140mmHg,但舒张压正常(低于90mmHg);

(5)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收缩压正常(低于140mmHg),但舒张压高于90mmHg。

2、详细询问病史判断有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1)家族史

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或肾脏病的家族史,包括一级亲属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时的年龄。

(2)病程:

(3)初次发现或诊断高血压的时间、场合、血压最高水平。如已接受降压药治疗,说明既往及目前使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剂量、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

(4)症状及既往史

询问目前及既往有无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症状及治疗情况。

(5)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

例如肾炎史或贫血史;肌无力、发作性软瘫等;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打鼾伴有呼吸暂停;是否长期应用升高血压的药物。

(6)生活方式

盐、酒及脂肪的摄入量,吸烟状况、体力活动量、体重变化、睡眠习惯等情况。

(7)心理社会因素

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文化程度以及有无精神创伤史。

3、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情况。

4、判断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

鉴别诊断

因为高血压入院的患者,要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症状及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还要与一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鉴别。

1、白大衣高血压

又称“诊所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在医院由医务人员测量血压时其血压值总是较高,但在家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其血压值升高程度较小或血压基本正常。这是由于患者见到穿白大衣的大夫后精神紧张,血液中就会出现使心跳加快的几茶酚胺,同时也使某些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处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2、体位性高血压病

是由于其下垂部位的静脉有比较严重的重力血管池,即心脏水平面以下部位的静脉或静脉窦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膨大部分。当人体处于立位时,淤滞在这些下垂静脉血管池内的血液过多,使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下降,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全身小血管尤其是小动脉长时间收缩甚至痉挛,造成血压升高。体位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10%。临床上,体位性高血压一般没有高血压病的特点,多数是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而且升高的幅度通常较大,个别严重患者有心慌、易疲倦、入睡快等特点。如果检查患者的血管肾素活性(PRA)水平,可以发现其比正常人明显增高,甚至超过高血压病患者。

治疗

预计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并且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全部人群包括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病人的血压,至少要低于140/90mmHg。对于年龄超过65岁的人群,目标是低于150/80mmHg。对于老年人及合并冠心病或心绞痛的患者,应避免舒张压低于60mmHg。

治疗方法

1、改善生活方式

(1)建议超重的高血压患者减肥,有利于控制血压;

(2)对于伴有肥胖、糖尿病或是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调整饮食方式,如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总脂肪含量,有利于降低发生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3)限酒和限钠(同时保持对钙、镁和钾的足量摄入)可能会起到替代药物治疗的效果。每天男性饮酒不超过2次(每天饮酒总量不超过1升]啤酒,或240毫升红酒,或 约60毫升白酒或其他烈性酒),女性不超过1次。日常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

(4)适度的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很有益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只要血压控制理想,就不用限制其体力活动。规律的锻炼有助于降压和减轻体重并改善心脏功能及总体健康状态;

(5)有吸烟嗜好的患者应当戒烟。

2、药物治疗

(1)利尿剂

常用的有氢氯噻嗪。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合并心力衰竭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应。利尿剂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血症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推荐使用小剂量。其他还包括乏力、尿量增多等,痛风病人禁用。

(2)β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卡维地洛等。适用于不同程度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病人或合并心绞痛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心力衰竭等。

(3)钙通道阻滞剂

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断剂通过完全不同的机制扩张小动脉。它们特别适用于黑人和老年人。钙通道阻断剂对心绞痛、某些类型的快速心率,或偏头痛的病人也有效。钙通道阻断剂有长效及短效之分。短效药物不用于治疗高血压。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常用的药物包括贝那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其降压作用部分是通过扩张小动脉实现的。这类药物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年轻人或由于使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物而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非常适用。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6)常用的药物包括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其降压机制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相类似:此类药物可以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以达到对小动脉的扩张。因为其作用机制更直接,所以不良作用更少。

3、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必须迅速降低高血压急症病人的血压。高血压急症应在医院的监护病房进行治疗。能够迅速降压的药物,如非诺多泮、硝普钠、尼卡地平、拉贝洛尔,应静脉给予。

预后

一般预后

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在早期阶段会增加发生心脏病(如心功能不全、心脏病发作、心脏性猝死)、肾功能不全及卒中的风险。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它也是引发心脏病发作的三大可调整危险因素之一(其他两者分别为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降压治疗可极大的减低发生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日常

护理原则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十分重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血压,还能预防脑卒中。

1、心理护理

尽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不要因为日常琐事而生气、郁闷,有利于控制血压。

2、饮食护理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采取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吃含钾较为丰富的食物,适当补充叶酸。

3、用药护理

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乏力、四肢发冷、尿量增多等,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4、生活管理

(1)日常应定期锻炼,适度合理的锻炼身体有利于控制血压。

(2)尽量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的患者需要减肥。

(3)尽量做到不吸烟,由饮酒嗜好的患者需要每日限制酒额摄入。

5、病情监测

患者平时可以自己定期检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指数异常升高需及时就医。

6、复诊须知

需严格遵医嘱复诊,复诊时需携带病历。

预防

预防措施

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所以目前并没有较好的预防措施。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加强对日常生活习惯的干预,详见日常护理。

注意事项

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3、正常人体的血压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受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季节气候、昼夜朝夕、地理环境等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血压值可有较大的差别,同一受测者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所测的血压值也不尽相同,呈现出波动性,这种血压的波动是一种生理现象。只要血压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且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就完全没有必要为之恐慌。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