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乌药散_天台乌药散_天台乌药散的效果作用_天台乌药散的组成|

xuanhujiaoyu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发明》。为理气剂。具有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症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临床上用于治疗睾丸炎、附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属寒凝气滞者。

名称

天台乌药散

别名

乌药散

出处

《医学发明》

分类

理气剂-行气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

肝经寒凝气滞证

歌诀

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组成

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微炒)、青皮(汤浸去白、焙)、高良姜(炒)各半两(各15g),槟榔锉二个(9g),川楝子十个(12g),巴豆七十粒(12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巴豆与川楝子同炒黑,去巴豆,水煎取汁,冲入适量黄酒服。

2、古代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麸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和匀,每服3g,温酒送下。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

肝经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方义

足厥阴肝经,络于阴器,上抵少腹,若寒邪侵犯厥阴肝经,肝气郁滞,易发为小肠疝气。故有“诸疝皆归肝经”之说。张景岳谓“治疝必先治气”,故治疝之法总不离乎理气疏肝,行气散寒之法。方中乌药辛温,入厥阴肝经,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理气,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四药辛温芳香,合而用之,加强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之功,共为臣药。槟榔行气导滞,直达下焦而破坚;苦寒之川楝子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制其苦寒之性,又增其行气散结之力,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寒凝得散,气滞得疏,肝络调和,则疝痛自愈。

配伍特点

集众多辛温行气疏肝,散寒通滞之品于一方,重在行气破滞,使气滞得消,寒凝得散。

运用

1、本方为治寒滞肝脉所致疝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腹股沟疝、睾丸炎、附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属寒凝气滞者。

加减化裁

用于偏坠肿胀,可加荔枝核、橘核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寒甚者,可加肉桂、吴萸以加强散寒止痛之力。

使用注意

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本方。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学发明》:“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妇人瘕聚带下,皆任脉所主阴经也。乃肾肝受病,治法同归于一。”

2、方论选录

《成方便读》卷2:“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阴凝成积等证。夫治疝之法,皆不外暖下祛寒,逐湿行气,然阴寒之气,若与厥阴之或血、或痰凝结为积者,又非前药所能卒除,则必以推荡之品,从其性而温下之,方能有效。方中乌药、木香,辛温香烈,善行善散,能上能下,以宣气中之滞;茴香暖下而祛寒,良姜温中而止痛;青皮入肝破气,槟榔导积下行。其妙用在巴豆与川楝二味同炒,去巴豆不用,但取其荡涤攻坚、刚猛直前之性味,同川楝入肝,导之下行,又不欲其直下之意。一如用兵之法,巴、楝,钦点之上将也,青、槟,前导之先锋也,乌药、木香,为偏裨之将,茴香、良姜,为守营之官,立方之神,真战无不克也。”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