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四逆汤_茵陈四逆汤_茵陈四逆汤的效果作用_茵陈四逆汤的组成|
茵陈四逆汤
茵陈四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微旨论》卷下。具有温里助阳,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病毒性肝炎,黄疸之脾肾阳虚,寒湿发黄证。症见身目发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别名
加味姜附汤(《寿世保远》卷三)、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 茵陈、炙甘草各二两(各6克),干姜一两半(4.5克),炮附子一个(6克)。
1、古代用法:上为末。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放温,作四服。
2、现代用法:上四味,每日1剂,水煎煮,分早晚2次温服。
病毒性肝炎,黄疸之脾肾阳虚,寒湿发黄证。症见身目发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方中茵陈能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附子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能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干姜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炙甘草能益气补中,调和药性。四药配伍,共奏温中散寒、利湿退黄之效,为治疗阴黄之良方。
1、本方临床应用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神倦食少,肢体逆冷,脉沉细无力者为辨证要点。
2、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茵陈四逆汤对阴黄证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可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降低血氨,防止肝昏迷,早期可迅速退黄,促进肝细胞再生,肝炎恢复后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消灭肝炎病毒。
3、目前临床多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只要病机属脾肾阳虚,寒湿发黄者均可用方加减治疗。
发热、黄疸明显者,加山栀子、金银花、蒲公英;胁痛明显加苍术、白术、川楝子、厚朴;恶心呕吐加姜汁炒竹茹、姜半夏;气虚体弱去炙黄芪,太子参,纳差加鸡内金,焦山楂。肝脾肿大,肝区不适者,加鳖甲、桃仁、赤芍。
阳黄者不宜使用;方中附子用炮附子,需先煎0.5-1小时。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均主治阳黄,其证均因湿热内蕴所致。其中茵陈蒿汤以茵陈配栀子、大黄,清热利湿并重,故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伍黄柏,而以清热为主,故适宜于湿热黄疸属热重于湿者;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则以连轺(即连翘根,现多以连翘代)、赤小豆、生梓白皮(可代以桑白皮)苦寒清热除湿,配伍麻黄、杏仁、生姜辛温解表散邪,故有解表退黄之功,适宜于阳黄兼表证者;茵陈四逆汤以茵陈与干姜、附子配伍,共奏温阳利湿退黄之功,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
《医方考》:痘之为物,外感秽气则陷而入,内食秽物则凸而出。故猪血、牛黄、麝香原皆秽物,可以起痘;乃马牙消者,所以攻结毒;朱砂、腻粉者,所以攻结热;冰片则,神于行滞而已。是方也,为热毒倒入脏腑,不得已而用之,以少卧时许,取下恶物如鱼脑为,吉,然非平剂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