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汤_芍药汤_芍药汤的效果作用_芍药汤的组成|

xuanhujiaoyu

芍药汤

芍药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之功效。主治湿热痢疾。症见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临床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属湿热为患者。

名称

芍药汤

出处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功用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

湿热痢疾

歌诀

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组成

芍药一两(30g)、当归半两(15g)、黄连半两(15g)、槟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钱 (各6g)、大黄三钱(9g)、黄芩半两(15g)、官桂二钱半(5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上药㕮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功用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

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义

本证多由湿热塞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治疗以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为主。湿热下注大肠,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下痢赤白;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方中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是为臣药。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热温通之性,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防呕逆拒药,属佐助兼反佐之用。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故下痢可愈。

配伍特点

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

运用

1、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属湿热为患者。

加减化裁

苔黄而干,热甚伤津者,可去肉桂,加乌梅,避温就凉;如苔腻脉滑,兼有食积,加山楂、神曲以消导;如热毒重者,加白头翁、银花增强解毒之力;如痢下赤多白少,或纯下血痢,加丹皮、地榆凉血止血。

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黄芩汤与芍药汤均治热痢。但本方的清热燥湿功用较逊,多用治湿热泄泻、大便不畅、口苦兼身热之证;芍药汤清热燥湿之力颇强,且能行气调血,多用治湿热痢疾、泻下赤白、腹痛里急、肛门灼热者。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下血调气。经日:泻而便脓血,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1:“夫痢之为病,固有寒热之分,然热者多而寒者少,总不离邪滞蕴结,以致肠胃之气不宣,酿为脓血稠粘之属。虽有赤白之分,寒热之别,而初起治法皆可通因通用。故刘河间有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二语足为治痢之大法。此方用大黄之荡涤邪滞,木香、槟榔之理气,当归、肉桂之行血;病多因湿热而起,故用芩、连之苦寒以燥湿清热;用芍药、甘草者,缓其急而和其脾。”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