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_逍遥散_逍遥散的效果作用_逍遥散的组成|

xuanhujiaoyu

逍遥散

逍遥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和解剂。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名称

逍遥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

和解剂-调和肝脾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

歌诀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共为散,每服6-9g,煨姜、薄荷少许,共煎汤温服,日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亦有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

2、古代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义

肝性喜条达,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则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郁血虚;足厥阴肝经“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肝郁血虚则两胁作痛,头痛目眩;郁而化火,故口燥咽平;肝木为病易于传脾,脾胃虚弱故神疲食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郁血虚脾弱,在妇女多见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法。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立法周全,组方严谨,故为调肝养血之名方。

运用

1、本方为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加减化裁

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9:“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赢瘦,渐成骨蒸。”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录赵羽皇:“五脏苦欲补泻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盖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或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作吞酸;发于下则少步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凡此诸症,何莫非肝郁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方用白术、茯苓者,助土德以升木也;当归、芍药者,益荣血以养肝也;薄荷解热,甘草和中。独柴胡一味,一以为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经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曰逍遥。若内热、外热盛者,加丹皮解肌热,炒栀清内热,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