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补泻法_子午补泻法介绍|

xuanhujiaoyu

子午补泻法

针刺手法名。见《针灸大成》。即左右捻转补泻。

名称

子午补泻法

出处

《针灸大成》

概述

概念
针刺手法名。见《针灸大成》。即左右捻转补泻。
解读
子午补泻法,是建立在子午流注理论基础上的依时选穴进行针刺的补泻方法,即左转为顺转,从子位转向午位;右转为逆转,从午位退向子位。《针灸大成》:“此乃宣行荣卫之法也。故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又:“男子……以阳为主,故左转顺阳为之补;右转逆阳为之泻。女子……以阴为主,故右转顺阴为之补;左转逆阴为之泻。此常法也。然病有阴阳寒热之不同,则转针取用出入,当适其所宜。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为泻,以左为补;病寒则刺阴之经,以右补,以左为泻。此盖用阴和阳,用阳和阴,通变之法也。”
应用领域
1、操作方法
在按子午流注理论取准穴位后,用左右捻转法进行补泻,向左旋转者即由子向午,为顺为补;反之,向右旋转者则由午向子,为逆为泻。如热病,则刺阳经,以右转为泻,左转为补;如寒病,则刺阴经,以右转为补,左转为泻。
此外,又因患者男女之性别差异而有“男子左转顺阳、补阳”;“女子右转顺阴、补阴”等说法。
2、临床应用
可补虚泻实,通调营卫气血。用于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即各种痹症。取用四肢腧穴时,多用本法。邪气盛,而出现的疼痛或痉挛者用泻法;属正虚而表现为麻木或痿软时使用补法。痹症初起时的实症应用泻法;久病虚症,兼肌肉萎枯,泻法中兼用补法。如正虚较重时,可单用补法。

其他

参考文献
1.袁钟、图娅等.《中医辞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
2.高希言.《中国针灸辞典》: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3.杨兆民.《刺法灸法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