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膈_上膈介绍|

xuanhujiaoyu

上膈

①《灵枢经》篇名。本篇首气为上膈之证,故名。内容从气为上膈,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症状和疗法。②病证名。指食入即出的病证。与下膈相对而言。出《灵枢·上膈》。

名称

上膈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概念
①《灵枢经》篇名。本篇首气为上膈之证,故名。内容从气为上膈,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症状和疗法。②病证名。指食入即出的病证。与下膈相对而言。出《灵枢·上膈》。
解读

“上膈”是《灵枢经》篇名之一。

《灵枢经》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别称《九卷》,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原书9卷共81篇。本书与《素问》所论述的内容相近,尤详于经络、针灸,在介绍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则与《素问》内容互有补充阐发,是研究我国秦汉以前医学理论,特别是针灸疗法的重要文献,素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上,为上部;膈即为“隔”,阻隔不通。本篇讨论的是膈食症中属于下脘虫积成痈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文中首以“气为上膈”、“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论证提纲,故以“上膈”二字作为篇名。

《灵枢·上膈》:“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上膈由气而生,下膈因虫而致。马莳注:“膈者,膈膜也。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所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也。然有为膈上之病者,乃气使然,食饮一入,即时还出。”治宜调气为要。

应用领域

本篇专论痈的问题。痈的形成是由于喜怒不适、饮食不节、寒温不时三个方面的原因。特别指出因为寒汁流入肠中,引起虫寒,中寒则积聚于下管,这一部分卫气不能营运,因而邪气盘踞,饮食时虫上求食,下管虚,邪气更胜,因此成积成痈。

痈在管内的痛深,痈在管外的痛浮,所以在刺法治疗上,必须根据痈部的气行方向,先在其旁浅刺,逐渐将针刺入深部,针后必用熨法,使热气输入,以助痈溃,还须注意休养,帮助正气运行,再以咸苦之药消积,使痈毒从大便排出。

明代张景岳认为治疗膈症应当针药并举,注重治疗和调养,在心理上要安宁恬静,切勿贪欲妄想,这有这样才能消除致病因素,使气机和顺,邪气外泄而愈。

对于上膈证,其属胸膈气郁,治开郁理气,可方选五磨饮子(《医便》:木香、枳壳、沉香、槟榔)。

其他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中医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

2、邹积隆等.《简明中医病证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3、王进全.《内经类证论治》: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4月

4、郭教礼等.《类经评注·下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8月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