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太阳在中医学上具有多重概念和意义。一是指经脉名称,即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二是指太阳病证,即外感病初期所表现的证;三是指穴位名称,即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之一。
包括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1、手太阳小肠经
包括少泽穴、前谷穴、后溪穴、腕骨穴、阳谷穴、养老穴、支正穴、小海穴、肩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天窗穴、天容穴、颧髎穴和听宫穴。
2、足太阳膀胱经
包括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都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育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和至阴穴。
太阳病证可分为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两大类。
1、太阳经证
指六淫之邪侵袭人体肌表,导致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根据感受病邪的不同和体质差异,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
2、太阳腑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太阳之腑所表现的证。因其病位、病机和证候表现不同,临床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太阳穴又称前关穴,位于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具有清热消肿、止痛舒络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目眩、偏头痛、面痛、口眼锅斜等疾病。此外,对于面瘫、三叉神经痛、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刺激太阳穴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异常表现
1、太阳经证
(1)太阳中风证:主要表现为发热、恶风、头痛、自汗、脉浮缓,有时还可出现鼻鸣、干呕。
(2)太阳伤寒证: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2、太阳腑证
(1)太阳蓄水证: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脉浮或浮数。
(2)太阳蓄血证:主要表现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1、太阳经证
(1)太阳中风证:又称外感表虚证,由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致使卫强营弱所引起。
(2)太阳伤寒证:又称伤寒表实证,由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引起。
2、太阳腑证
(1)太阳蓄水证:由太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足太阳膀胱腑,邪与水结,导致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所引起。
(2)太阳蓄血证:由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致。
患者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推拿科进行辨证论治。
日常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穿着、保持心情愉快等,以促进机体健康,帮助预防相关病证。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熬夜。
2、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技巧,如按压、揉捏等,以放松太阳穴区域。
3、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衣着,尤其在寒冷或多风的天气中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均衡合理饮食,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有益于肾脏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寒凉或辛辣食物,以免损伤阳气。
适度进行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以调节经络功能,帮助预防疾病。
出现外感症状后,应积极就医治疗,不要自行乱用药,以免失治误治,导致邪气内传,使病情加重。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
其他
[1]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55-72.
[2]李灿东.中医诊断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81-18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