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应,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体内部的气机升降活动与之息息相关。如当升不升则反下陷、以致当降不降而反上逆。脾气下陷、外邪内陷、肾水不升的诸多病证,由于形象思维的结果,采用升举的方法治疗,使脾气恢复升的运动特点,使外邪从汗而解,使肾水上交于心火,已在临床实践中证明其科学性。这就是下者举之治则的原理,也是产生下者举之治则的理论基础。
“下者举之”在临床上的具体治法及方药
1、补中升阳法:在补中益气法的基础上佐以升引阳明和少阳的清气上行,或配用辛温升发药鼓舞阳气上升。主要是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的病证。多因饥饿劳倦内伤所致,出现肢体倦怠、嗜卧、少气懒言、饥不欲食、口干口淡、形寒躁热,或动则汗出,心慌心悸。易感外邪,大便澹泄,舌淡苔薄,脉细等症。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或以类方加减主之。组方药物有三类:一类是补中益气药。如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甘草;二类是升引阳明少阳药,如柴胡、升麻;三类是辛温升发风药,如防风、羌活、独活。临床多以补益中气药为主,其余两类兼用或选用1-2味。
2、升阳泻火法:是治疗内伤发热的大法。是在甘温益气升阳法的基础上配用苦寒泻火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子以泻阴火。治疗脾虚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反生湿浊,流于下焦,郁而生热。阴火上冲。此阴火上冲实指脾胃或下焦湿热病邪。证见卫表阳虚、形寒恶风、自汗、蒸蒸发热、面赤如醉、肌肤如燎、寒热间作不齐。代表方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或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连、黄柏亦可。临床体会内伤发热的阴火是因脾胃先伤,所以组方法则应以补脾升阳为主,佐以苦寒泻火药1-2味,务必不能因泻火重用苦寒药物,免致热中未已。寒中又起。
3、升阳散火法是治疗内伤发热的又一种治法,是在甘温补中的方法上加上风药羌活、独活、防风等药助升阳气,发越脾土之郁遏,发越肌表之郁火,并于升散药中佐1味芍药寓收于散用以治疗饮食生冷,内伤脾胃,阳气当升不升,郁遏于中焦,阴火乘土,中气不足,恶寒无汗,肌表躁热,骨节疼痛,筋脉拘挛,身热如火灼状。代表方有升阳散火汤。这种升阳散火与景岳升阳散火辛温解表一说迥然不同。
4、升阳除湿法:是升阳运脾、行气化湿的合法,用以治疗脾气下陷,内外湿胜的病证。如外感湿邪。身疼骨痛,无汗便澹,脉濡苔腻。用羌活胜湿汤。如湿火内生,则胸闷脱痞,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头痛身重。肢软无力,泄泻便溏,苔浊腻。脉濡缓。或脉沉实。用升阳除湿防风汤。这种治法的制方是以“风药胜湿”为原则。用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等苦辛性温祛风药为主。升阳散风除湿。配苍术、白术、陈皮、神曲健脾助运,佐猪苓、泽泻以利水。且以用药味多、用药量轻为特点,升下陷之清阳。
5、升阳益胃法是东垣治疗肺之脾胃虚的方法,并制升阳益胃汤为代表方。治疗湿困脾胃,脾胃阳气下陷,阴火上乘心肺,证见怠惰嗜卧、肢倦乏力、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食入不饥、洒浙恶寒、惨惨不乐等症。此法组方原理以柴胡、羌、独升阳燥湿,用白术、茯苓、半夏、橘皮健脾化湿,湿邪去则阳气升发,用黄芪、人参、炙甘草补肺气,加黄连清余热,泽泻导湿下行,佐芍药制肝和脾,助黄芪补肺。
其他
2、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3、凌耀星.《实用内经词句辞典》: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年
4、“下者举之”治则的临床研究,《江西中医药》,刘熹著,1994年第25卷第2期,31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