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以肝为先天_女子以肝为先天介绍|

xuanhujiaoyu

女子以肝为先天

中医术语。“女子以肝为先天”,始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主要是强调肝脏对于女子的重要程度。

名称

女子以肝为先天

出处

《临证指南医案》

概述

概念
中医术语。“女子以肝为先天”,始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主要是强调肝脏对于女子的重要程度。
解读
“女子以肝为先天”,始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淋带”案云:“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淋滞瘕泄,奇脉空虚,腰背脊膂,牵掣似坠,而热气反升于上。从左而起,女子以肝为先天也。医人不晓八脉之理,但指其虚,刚如桂、附,柔如地、味,皆非奇经治法。”又,秦天一在“调经”案总结语中说:“今观叶先生案,奇经八脉,固属扼要,其次最重调肝,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郁则气滞血亦滞。木病必妨土,故次重脾胃。”
就中医的生理病理观而言,先天是指人体在受胎之始所禀受于父母的物质能量和生命的动力。因此,肯定了肾作为先天之本的地位,但女子有胞宫,是通行经、带,孕育胎儿之所。胞宫的生理病理与冲任二脉是否通盛有直接关系。尽管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决定着天癸的至竭,但冲任二脉的能否通盛,并不完全取决于肾的作用,其与肝之关系亦十分密切。因肝藏血,主疏泄。肝血旺注于冲脉,则冲盛;肝气条达舒畅,则任通,胞宫始能保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即属病态。
应用领域
(一)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生理基础
1、女子经、带、胎、产以肝为枢纽
女性经、带、胎、产之生理现象虽与肾、肝、脾胃的功能均有密切关系,但三者之中又以肝为枢纽。肾精虽是月经产生的根本,且有“经水出诸肾”之说,但精必须化以为血,藏之于肝,注之于冲脉,始能转化为月经。同时,精虽能化血,亦赖血之充养;精与血,肝与肾之间,相互滋生,相得益彰。此外,肝与肾之间,一主疏泄一主闭藏,两者相互制约,相反相成,共同主持着对女子生殖生理的调节功能。至于脾胃虽是气血生化之源,但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均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2、肝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尤以冲脉为最
肝、肾、脾、胃还与冲任二脉的生理紧密联系。冲任二脉直接参与女性生殖生理活动,冲任二脉的盛通,不仅需要肾之煦濡,脾之长养,还有赖于肝之调和。肝尤与冲脉关系为最密切。
(二)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病理基础
1、女子多肝郁之证
女子属阴,以血为本,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之特点;同时,又屡伤于血,使机体处于“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生理欠平衡状态。妇科疾病亦自然从这几方面反映出来,有余于气则肝气易郁易滞,不足于血则肝血易虚,情绪易于抑郁,导致肝功能失常的病变。肝为刚脏,最易动荡,情绪激动则勃然大怒,所欲不遂则抑郁不乐,甚至不悲自泣,暗自哀恸。并且,女子阴类,阴性凝结,易于怫郁,而诸郁不离肝,郁怒伤肝而致肝之功能失常,此为妇科病主要病理基础。
2、女子多肝血不足之证
肝藏血,因胎产众多或脾胃不足,或久病耗血,遂致肝血虚亏;又女子数脱其血,血伤则肝先受累,所以妇女病的特点均表现为耗精伤血。又,肝肾同源,冲任两脉都隶属于肝肾;肾与肝是“母”与“子”关系,肝血肾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子病及母。又,肝血虚则肾精亏,肝阴虚则肾阴虚,肝肾阴虚,亦不离女子肝血不足之证所引发。
3、肝郁化火之证
肝之病变反映于妇科方面,其中涉及的病理基础还包括肝郁化火。肝郁则气盛,气盛则化火,火性炎上,肝火旺盛,则肝气容易上逆,从而引发妇科病证。若肝经湿热下注,亦可见化热化火之妇科病。
4、肝脏兼证
肝有本脏自病,或他脏之病转致肝病,或有肝病累及他脏发病之种种变化。如肝郁乘脾,脾之化源不足则脾虚血少,冲任失养;若肝郁脾虚,则水湿不化;或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致恶阻;及肝郁伤肺,则肺失肃降;肝郁伤心,心阴暗耗,营血不足等等,皆属于肝脏兼证。
(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临床意义

由于女子生理功能无一不依赖于肝,肝失条达,疏泄紊乱,气血失常,冲任不调,常导致妇科疾病,临床常用调肝法治疗。

1、调肝对月经病的治疗意义

月经病之原因,其中与肝病有关的为肝郁气滞、肝血不足、血热妄行及肾气亏虚所致的月经病。临床上治疗用舒肝、疏肝、抑肝、镇肝、泄肝法时一般以肝郁为主,而清肝、泻肝、柔肝、养肝则适用于肝郁化火证。至于平肝法则适用于阴亏血少于内而表现肝风肝火于外的病证。总之,皆不离调和肝脏之治则,方法或有异,却殊途同归。
2、调肝对带下病的治疗意义
带下病与肝的关系主要反映的病变在肝郁、肝热、肝肾阴虚上。带下病属湿热为患,如脾湿肝热蕴结于下则用清热利湿法,如湿热邪毒内侵则用清热解毒法。带下病,如脾虚下陷,当以健脾益气为法;如肝肾亏损,治疗又应滋补肝肾。
3、调肝对妊娠病的治疗意义
(1)妊娠恶阻:平素肝气偏旺,或胃气虚弱,孕后阴血聚下以养胎,使肝血不足,肝失所养,肝气偏旺,或因恚怒伤肝,致使肝气夹冲气上逆犯胃,发为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治宜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2)妊娠腹痛:妇女孕后血聚养胎,肝血较虚,肝气易郁,郁则气滞,滞则血行不畅,胎脉受阻而腹痛。治宜舒肝解郁,理气行滞。
(3)妊娠肿胀:素有忧郁,气机不畅,当妊娠四月以后,胎体渐大,有碍气机升降,遂致气滞肿胀,先见脚肿,渐及于腿,肤色不变,随按随起。治宜理气行滞,健脾利水。
(4)妊娠痫证:素体肝肾阴虚,孕后阴血养胎,则阴虚阳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炽,筋脉失养,出现抽搐,风火挟痰上扰,则神志昏迷,仆倒发为子痫。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化痰开窍。
4、调肝对产后病的治疗意义
产后病与肝有关之病变为情志所伤而引发,因为产后亡血伤阴,肝气偏旺,容易被情志所伤。故临床治疗对于产后恶露未尽,产创出血未复,治以调肝理气活血。
5、调肝对妇科杂病的治疗意义
(1)不孕症:后天病理性的不孕,多愁善感,肝气郁滞,心脾气结,气血失调,冲任不能相资或因气滞血结,瘀阻胞宫,均可引起不孕。临床上与肝病有关为肝郁不孕,治宜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2)症瘕:症瘕的发生,有气滞、血瘀两种原因。多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滞于小腹,聚而成瘕。临床上症瘕与肝病变相关的以气滞证为主。治宜行气导滞,消症瘕。
(3)阴痒:阴痒主要与风盛虫动有关,如血燥风盛治宜滋阴养血、润燥祛风法;亦可用滋阴降火、调补肝肾法。如湿热虫动则治宜清热渗湿、杀虫止痒法;亦可治以清肝泻热利湿法。

其他

参考文献
1.颜爱心.论“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生理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天津中医,2002年8月

标签:

知名专家授课跟师临床实践

教务一对一价格性价比高

限时领取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