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气”的意义,在中医理论概念中,颇为广泛。根据《内经》所述“气”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谷气”、“宗气”、“元气”等;二是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即胃气、脾气、肺气等),经脉之气(即经络的功能活动种种)。前者(精微物质)是后者(功能活动)之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灵枢·决气篇》所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乃指物质之气而言。《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津,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中的“脾气”系指功能活功之气而言。
气分热指热在气分的疾病,多属热证,可参考卫气营血辩证中的气分证。气分证是温热病热盛期阶段。以发热不恶寒、口渴、舌苔黄为特点。多从卫分证转来,亦有初起即见气分证,其病机有新感和伏热内发两种。气分以中焦阳明为主,也包括肺、胃、脾、胆、大肠等脏腑。其热邪郁于肺则症见鼻煽气促,咳嗽痰黄;热结于胃肠则症见口渴引饮,大便秘结或下利;湿热交困于中焦则症见胸闷脘痞,舌苔腻滞;或热毒壅盛,或邪传少阳,邪留三焦等均是。
气分热也可见于虚证,例如脾胃气虚所致的气虚发热,或阴虚发热的脏腑热证等。
清气分热的常用方剂:
1、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2、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
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3、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石莲肉、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
用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
功用: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
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或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4、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甘草炙、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每服10~15g,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5、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半夏、人参、甘草炙、独活、防风、白芍药、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
用法:上㕮咀,每服三钱至五钱(15g),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
功用: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脾胃气虚,湿郁生热证。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肢体重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
其他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5月
2.刘亚明主编.《方剂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08月
3.天津中医学院主编.《卫气营血辨证》: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07月
4.吴承玉.《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标签: